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家庭作坊创业加盟,小作坊创业项目找厂家见效

  

  *核心提示:   

  

  * 36Kr获悉,滴滴目前的计划是,主营业务将于今年尽快在美股上市。此外,汽车服务业务拆分后,不排除未来在中国或香港单独上市;   

  

  *汽车服务分拆出来是为了更好的融资,但这项业务的盈利模式值得怀疑;   

  

  *滴滴正试图改变人们对其打车公司的刻板印象。   

  

  滴滴又在讲新故事了。   

  

  《财经》报告显示,滴滴将分拆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汽车服务)业务,此次分拆是为滴滴上市计划做准备。报道称,滴滴出行准备融资10-15亿美元,投资前估值约30亿美元。软银是有意投资者之一。然而,最终计划尚未完全敲定。   

  

  滴滴寻求上市已不是什么秘密。此时拆分汽车服务业务,会影响滴滴第一眼的估值。不过,36Kr此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滴滴目前的计划是,其主营业务将于今年尽快在美股上市。此外,汽车服务业务拆分后,不排除未来会在中国或香港单独上市。对此,滴滴公关部拒绝置评。   

  

  滴滴想要的是1/12的故事。虽然汽车服务业务的分拆会暂时影响滴滴的估值,但一旦上市,意味着滴滴将在二级市场获得更多收益。   

  

  # # #一切都是为了上市。   

  

  汽车服务去年在杭州成立了业务部门,涵盖了包括租车、加油、维修和分时租赁在内的多项汽车服务和运营业务。一位滴滴内部人士表示:“事实上,如果汽车服务业务能够做起来,空间还是很大的,滴滴预计会盈利。滴滴真的对这部分业务寄予厚望。此前,滴滴曾透露,汽车服务业务准备继续向2018年底年化交易量900亿元的目标迈进,今年将通过直销、加盟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数百家线下门店。   

  

  滴滴对汽车服务的布局也吸引了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其实除了汽车销售的收入,售后服务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根据易观分析预测,2017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0600亿元(不含汽车金融),同比增长约21.4%。预计到2019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   

  

  此前,腾讯和滴滴合计持股25.5%的汽车交易服务平台Cangu赴美提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其利润由2016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49亿元,增幅为161.5%。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想象滴滴汽车服务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   

  

  早在2016年初,滴滴原快递事业部总经理陈婷就提出在公司内部提供汽车后市场服务,也就是现在的汽车服务。这和滴滴与众多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通过融资租赁为司机提供车辆的逻辑是一样的。最终目的是让司机能够一站通过滴滴平台接单、保养汽车、办理车险,甚至每天加油。通过切入更细分的汽车市场,驾驶员将更加坚守平台,带来额外的利润增长点,实现驾驶员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做车衣也可以实现线下到线上的分流,完成闭环交易。   

  

  滴滴内部人士表示:“汽车服务在滴滴还是一个二级部门,业务比较边缘,所以在滴滴的预估金额比较低。   

  

  但如果车衣分开了,就不一样了。如果生意做不了,可以及时断供,做了可以独立融资。事实上,滴滴目前500亿美元的超高估值让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获得大规模融资。但如果是有滴滴背景的独立子公司,会让资本更有信心进入。   

  

  拆分后的汽车服务业务不仅可以帮助滴滴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如果这个业务本身估值做好的话,还可以在中国或香港上市,与滴滴合作在二级市场获得资金。   

  

  # # #但是车衣真的能做出来吗?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滴滴的汽车服务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一直有平台司机补贴,因此滴滴内部人士透露,汽车服务业务目前尚未盈利。   

  

  汽车服务生意不容易做。2015年,这个领域掀起了一波浪潮。一年之内,数百名清洗、维护和修理汽车的售后市场参与者涌入市场。但几年后,大量公司相继倒闭,只有二手车平台、胡涂等少数传统售后公司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剩下的主要是零散的线下作坊。   

  

  有人评论说,洗车的O2O市场看起来很热,但加入后发现都是“坑”。这是一个高度重视线下运营经验的领域。表面上看,所有之前已经分崩离析的创业公司,都死于“资金链断裂”。但不可否认的是,O2O企业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市场培育期才能盈利,线下运营过于繁重,依赖补贴。一旦他们不能快速理顺业务模式,实现运营能力的横向扩张,最终将很难盈利甚至生存。   

  

  滴滴的汽车服务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和人人汽车的验车服务有合作,也有钱买线下店或者联合他们。与从0到1首发的选手相比,已经在起跑线上赢了。滴滴的汽车服务独立后,是否有自己的赚钱能力还值得怀疑。   

  

  以线下维修店为例。目前滴滴的汽车维修业务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扩张,但在各大城市的数量并不乐观,更多以滴滴车主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分时租赁业务在今年年初落地杭州后,延迟开通第二城。   

  

  从上市的角度来看,相当于滴滴暂时摆脱了这个无利可图的包袱。但汽车服务业务如果要上市,将极大考验其自主发展和盈利能力。滴滴暂时停不了输血。   

  

  # # #滴滴变了脸。   

  

  无论如何,多品牌运营意味着多几手。当打车业务遇到瓶颈、触及天花板时,滴滴正试图改变人们对其打车公司的刻板印象。今年6月底,滴滴宣布专车品牌独立,并更名为“李橙专车”、“过往人”   

们提到滴滴想到的是它的快车和出租车业务,这两项都是单量高,但是客单价低。把更贵但是服务更好的专车品牌独立,也是为了提升人们对滴滴整体品牌的认知度”。

  

36氪了解到,目前滴滴内部已经很少再用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来定义自己,更多是用全球汽车产业链服务提供商来作为新的定位。

  

这也不难理解,相较于网约车,汽车显然是更大的产业,发展的前景和空间也更为广阔。“司机永远是不缺的,但是有了车和相关的各种汽车服务,才能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这是更大的故事”。

  

今年4月,滴滴联合30多家包括主机厂、零部件厂等汽车产业链企业宣布成立“洪流联盟”,也正是为了实现自己在汽车出新领域的野心。36氪了解到,从今年开始,滴滴内部更多强调科技感,例如人工智能,汽车服务,以及和车和家合作制造新能源汽车。

  

过去滴滴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靠向司机和乘客端收取佣金,极大依赖于订单量,所以如何在汽车领域和技术领域加重布局,这不但关乎到这家公司能否顺利上市,以及在二级市场提交利好消息,也关系到滴滴的安全感。

  

为了上市,以及给二级市场更多信心,滴滴似乎已经做好了改头换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