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州频道
今年以来,荔波县贾蓉镇改变以往“灌输式”扶贫就业模式,采取“造血式”就业扶贫,增强搬迁人口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人口“我要就业”与“我要就业”的转变,就业带动收入增长明显。
搭建就业“致富桥”
搭建企业与劳动者双向沟通平台,在集镇安置点设立3个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就近找到工作。实现附近职工月增收2000元以上。搭建企业投资创业平台,通过整合安置点门店资源,采取免租商铺形式,吸引2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安置点开厂投资,带动300余名搬迁群众就近务工。搭建贫困户创收平台,引进荔波嘉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拉良地区,通过盘活4000多亩土地资源发展白茶产业,并由人力资源站牵头开展茶叶采摘技术培训,带动500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铺好政策“扶持路”
对于那些愿意就业,但凭借自身技能和技能培训仍找不到工作的人,将被安排到保洁人员、护林员等公共服务岗位。目前,已实施公益性清洁岗位289个,聘用贫困护林员600人,增加收入。加大资金支持。对愿意自主创业但无启动资金的贫困家庭,通过协调财政帮扶,给予贴息优惠贷款,累计发放贷款3631.8万元,惠及3326户。
抓强培训“注动能”
整合人力资源、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工作站等部门资源,开展厨师、电焊、挖掘机、养殖、SYB创业等各类实用技能培训60期。为1600多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切实增强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结合学员特长和技能,依托复工复产人力资源需求和相关鼓励政策,动员群众2000余人到省内务工,职工月平均增收4500余元。(潘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