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土建工程验收流程,一个建筑工程的流程是什么

  

  紫檀全榫卯古代建筑技术   

  

  如“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宝山寺   

  

  中国唯一获得鲁班奖的寺庙   

  

  吸引所有人的钦佩   

  

  古代有“三湾九施婕八弄”的罗店古镇   

  

  在星星之间移动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街上的烟火   

  

  它显示了700年历史的“罗进商店”的活力   

  

  12月3日下午2:30   

  

  让我们走进全木榫卯结构的宝山寺。   

  

  直接去网上名人打卡的地方。   

  

  远距离传承和充满科技感的背后   

  

  到时候   

  

  话匣子APP、视频号、微博号   

  

  宝山汇APP、上海宝山抖音号、上海宝山视频号   

  

  将同步直播。   

  

     

  

  01   

  

     

  

  (复制唐风建筑,梦回大唐一秒)   

  

  与闹市区人流密集的静安寺、玉佛寺相比,静静矗立在上海北郊的宝山寺,除了古建筑圈的人,可能在公众圈子里鲜为人知。但最近,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上,晚唐宫廷式建筑精美、古朴、宏伟的宝山寺,却成了打卡圣地。   

  

  是的,着火了!火出圈了!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人们乐在其中,只是为了靠近它,一步一步感受场景中的巧妙设计和一棵树一根梁下的精心设计。   

  

     

  

  宝山寺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李安琪河畔,东临罗溪路,西临塘西街。它最初被称为范宫(玉宫),始建于明朝郑德六年(公元1511年),至今已有510多年的历史。相传,宝山寺起初并不是寺庙,而是明郑德六年唐姓人的房子。唐氏后人采用佛教的观点,中央大厅供奉佛像,真武阁供奉道教神仙,后来真武阁在清朝时被改造成了一座佛教寺庙。后来经过战乱和灾难,寺院繁荣荒废,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都是现代化的重建。2005年5月,宝山寺搬迁重建,历时5年完成。2001年1月11日,在01宝山寺开放500周年之际,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对外开放。自2007年以来,01对保山寺的两处文物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即天王殿(原祠堂塔院)和大雄宝殿(原真武阁)。   

  

     

  

  这座新寺庙是由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弟子于设计和规划的。正殿采用传统佛寺布局。正殿均位于中轴线上,依次为牌坊、山门、天王堂、大雄宝殿、经堂、佛堂。东西两侧都有附属大厅,包括钟楼、鼓楼、观音堂、药师堂、祠堂和珈蓝神殿堂。   

  

     

  

  独特的取材、巧妙的结构和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让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拥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的美誉。   

  

  大门入口采用歇山式屋顶,殿名匾由现任保山寺方丈师良先生题写。大殿气势恢宏,端庄沉静,拱门撑起屋檐,宛如大鹏展翅。特别是正殿大雄宝殿,完全仿照五台山卜柯吉殿,宽七间,深四间。大厅前的屋檐被挑了4米。   

  

     

  

  (大雄宝殿)   

  

  “红紫檀榫卯”是建筑最大的吸引力。中国古老而典型的榫卯结构使得这座建筑不用螺丝钉。由极其精美的材料制成的非洲紫檀,赋予了建筑本身一种古老的魅力。   

  

     

  

  屋檐、楼角、大门……无不显现出建筑的精致   

  

  庙里的每根柱子都是一棵树。如果你拿着它,你可以感受到木头的温度和气息。有人说,木头就是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尽头,可以腐朽,也可以重生。这可能是宝山寺使用全木建筑的另一层含义。   

  

  02   

c='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SqVHwZx4DhBuds' />

  

祇园金塔,是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来第一座新建的7层纯木结构仿唐风格楼阁式高层建筑,耸立于宝山寺中,是当仁不让的C位。

  

  

金塔也是由非洲红花梨木打造而成,塔高55.3米,有着独特的构件,不用一铆一钉,相互支撑,尽显木构的魅力,因其建筑所有木构件均采用榫卯连接,业内人士将金塔看作是一座向山西应县木塔致敬的仿古木构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宏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应县木塔高达67.31米,塔身呈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座木塔由54种斗拱铆榫垒叠而成,无一颗铁钉,屹立近千年岿然不动,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塔身七层,四檐28个铜铃,塔尖80个铜铃,当108个铜铃随风作响时,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祇园金塔每一个榫眼之后,是设计者和工匠在营造过程中所花费的心血。上海宝山寺的设计营造团队,15年来,围绕传统营造技艺的发掘、研发,以科学严谨的设计,极具探索性地再造,实践了对中国传统木构营造技艺的传承。

  

  

这里用到的所有材料,都是根据一千年前宋朝李诫修撰的《营造法式》来选定的。空间布局、树木栽植、用料尺寸,都依据原样进行复原。

  

  

在祇园入口,人们可以看到一座“缩小版”的金塔原型。这是在缺乏准确参考数据的情况下,由设计团队制作的实体抗震模型。这个“缩小版”的模型是金塔的1/5大,2015年在同济大学顺利通过抗震测试,为金塔建造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有人说,在宝山寺的木结构建筑中,每一根柱子承载的都是千年的分量,弧形的描法、细节的刻画,精确至十分之一毫米的精工臻作,完美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金塔所在的祇园,名称取自“祇树给孤独园”的佛典,占地约30亩,园内有金塔、佛香阁、松涛轩、水月桥、功德桥、桥亭等。这处古雅幽静的唐式园林,小巧、精致,松、柏、槐、桂植于庭前,花木葱茏,纯花梨木构建的塔、阁、楼、台、水榭、牌楼,体现着唐式园林的精美绝伦。

  

  

祇园内一步一景

  

金塔所在的祇园将于近期完成竣工验收并向公众开放。

  

  

“宝山寺唐式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正积极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其纯朴的建筑语言对中国九、十世纪蔚为壮观的晚唐风致的再现,也让宝山寺成为唯一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的寺庙。今年,这座建筑还当选为2021上海旅游节·上海最受关注二十大优秀建筑。

  

03

  

耳畔塔铃随风作响,当你还未从宝山寺的宁静祥和中醒来,步行十多分钟,抬眼又是另一片人间烟火。

  

  

有着700年历史的罗店古镇,不比朱家角、七宝古镇的人声鼎沸,但粉墙黛瓦、人家枕河、小桥流水,却也保有一份江南古镇独有的恬静淡然。

  

  

(罗溪草堂)

  

罗店古镇从元朝开始慢慢形成,在明朝的时候最终形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重镇。古镇内老店众多,钟表店、书画店、美术馆、小吃铺……慢慢逛上半天,感受一派慢生活的悠闲惬意。

  

  

历史曾赋予罗店这座有着“三湾九街十八弄”的江南古镇以“金罗店”的美誉。斗转星移间,其风华更胜往昔。如今,你不仅可以漫步罗店老街,品味大通桥、丰德桥、来龙桥的前世今生,见证南来北往的古镇往昔,感受承恩堂、敦友堂、罗溪草堂的历史韵味,更可入口一抹清甜的“天花玉露霜”、一碗热气腾腾的罗店鱼圆……

  

  

大通桥,始建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跨罗店市河,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桥西侧拱洞两旁题刻有对联:“前程路途通万里,津梁岁月亘千秋”。

  

  

天花玉露霜,可不是古法美妆产品哦,而是一道失传多年的民间糕点。乳白色的糕点,咬一口,入口即化,满口薄荷清凉,甜度恰到好处。

  

  

据说亁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乾隆皇帝第二次从京城来江南巡视,罗店老字号“祥茂”糕点坊利用当地时令原料杜瓜根磨成粉,连夜赶制出精品罗店糖霜予以进贡,得到乾隆皇帝大加赞赏,因其主要材料为天花粉,故当即御赐罗店糖霜为“天花玉露霜”之称,并颁旨连年进贡,从此罗店“天花玉露霜”成为“清廷贡品,养生御宝”。

  

后来,这种民间糕点失传多年。前些年,宝山区有关部门通过项目调查,多方协调,组织产品研发,让传统口味终于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在罗店镇亭前街的老字号“祥茂顺”里,就能买到“天花玉露霜”,不妨前去解解馋。

  

  

罗店鱼圆的名气不小。罗店鱼圆是民间的传统菜品,是罗店人戒不掉的舌尖上美食。在罗店,过年有一个传统,家家户户都要吃鱼圆,鱼圆漂在菜汤上,碧绿的菜叶衬托着又白又圆的鱼圆,十分诱人,更寓意着“团团圆圆”。罗店鱼圆形状圆整、色泽洁白、细腻,柔软晶莹;加入特制的调料,使得口感鲜嫩、爽滑,Q弹。

  

丰富又独到的古建筑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不断丰富着“文香罗店”的内涵。“春有花神秋有画、夏有龙船冬有灯”的文化四季中,有罗店古镇历史的积淀,更有现代罗店的美好生活。这处上海北郊名镇,值得来此细细品味!

  

资料:话匣子

  

编辑:余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