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的生活是多元化的,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湖北有这样一个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和高楼大厦,却能为你提供亲近自然、感受乡村风情的好去处。它位于中国油菜籽之乡武穴。它就是武穴东部花桥镇毛人山村的石岗寨水库。
水库水闸房
父亲从事养鱼13年,处理石岗寨水库13年。这13年也让我看到了他身上的坚持。
低水位时的父亲喂食点
今年爸爸给我打电话,说我家今年又回来炒菜了,养了鳙鱼(鲢鱼头鱼)和草鱼。听完这话,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的老父亲今年已经50多岁了,患有风湿病(养鱼是他生病的根源),家里人也不怎么看好他继续养鱼(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正常生活就可以了),但他经常跟我说:“能吃能喝,什么都不做也不用担心。我什么都做不了就告诉你。”每次看到他的倔脾气,都觉得欣慰。
我父亲割草的地方。
记得几年前,父亲养鱼经验不足,水库里的水颜色变黑了,鱼长胖了,最终翻了(鱼都死了)。我父亲在忍受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村民的指责(当时我父亲从来不在家人面前说任何负面的话,但有一次请他吃饭,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大坝边上很久。我走进去的时候,已经看到他脸颊上湿漉漉的泪水,然后他注意到我来了,赶紧用手擦擦脸,说:“风太大了,他眼里有沙子。”我赶紧说:“该吃饭了。”直到那时,我才有意识地起床回家。因为大规模的死亡和炎热的天气,来不及及时清理。腐臭的气味让原本营养丰富的水再次变质,让前来需要农田灌溉的人抱怨父亲把水库弄得臭气熏天。父亲就是从这种双重“隐忍”中学会的,同时在不胖的时候瘦了20多公斤。
父亲过去常常一个人沿着大坝“疗伤”。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父亲的养鱼技术提高了。另外,父亲从来不用鱼饲料养鱼(父亲说用鱼饲料喂的鱼总是味道更差),而是用猪粪、米糠、菜籽饼、草。正是这种养殖投资,吸引了周边村民只要在水库钓鱼就来买鱼。我爸爸卖鱼的时候也叫鱼“公鸡竿”。为此,我妈还说村里所有的村民都管不了那么多。
喂米糠的地方。
我爸之前也跟我说,外面的鱼卖了就好了,这样外面的人也可以吃我们养的鱼。我知道我父亲在市场上有这个想法并不难。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质量只是条件之一,重点是宣传。然而,经济条件不允许我父亲实现这个愿望。
对面是蓄水池入口。
来源:棕榈花桥作者:来之不易6519510332
更多信息请关注广济印象淘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