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公司都有内容,但从广义上讲,内容包括平台产品的所有细节。狭义的内容运营更多是指专门内容产品的内容审核、推荐、创作和搜索。
在这篇而这一般分为UGC和PGC的内容运营。,的文章中,我们将主要研究教资会的内容运作。
一、什么是UGC
内容的两种生产模式: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和PGC(Professionally-
生成内容、专业制作内容)。
UGC的概念起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自己的原创内容或提供给其他用户。UGC伴随着Web2.0概念的兴起,其特点是崇尚个性化。
UGC的特点是用户可以自行上传下载相关内容,不会受到平台的限制和约束。用户参与自由度高,参与热情也高,会增加用户粘性,丰富平台内容。
但会导致很多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用户素质和对平台规则理解的差异,导致上传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因为内容多,控制平台上内容的难度也提高了很多。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UGC为内容生产模式的产品有:微博、快手、网易云音乐社区。
微博是目前UGC模式最典型的产品,所有的内容都是用户自发产生。
随着4G网络的全面普及和WIFI的广泛覆盖,视频形式的内容在国内也开始流行起来。
快手也成为短视频方面的用户量最多的产品。其中各式各样有趣惊险的视频都也是UGC的模式产生。
网易云音乐是最好的音乐社区。是Vae最近发布的新歌,评论超过3万条。很多人说“我在网易云音乐看故事”。
网易云音乐的内容社区建设是一个值得学习的UGC模式的案例。
PGC模式的产品也很多。主要是严肃的内容。比如虎嗅APP,商业周刊等等。里面的内容很专业,内容用户不能自己上传,需要邀请或者投稿。PGC的优势在于内容门槛高,使得内容质量高,但由于自然的影响,内容数量会有瓶颈。
二、UGC模式发展的运营策略
UGC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让所有人参与内容创作。当参与的用户足够多的时候,平台的内容就不会担心了。我们只需要监督和审查内容。但UGC模式也需要内容人员在刚出早期产品的用户不多的情况下参与内容创作。
当UGC模式有更多用户参与时,运营策略也需要改变。当UGC模式的用户参与过多时,我们考虑的不再是如何刺激用户生成内容,而是如何更好地将这些用户所创造的内容展现给感兴趣的人。主要发展阶段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运营策略。
*小号创作+活动刺激
平台刚出来,内容输出不多的时候,小号是必不可少的。
内容运营人员和公司就需要不断的填充内容。一个小号一个类型。发表内容,然后其他小号进行互相评论,造成内部用户比较多的虚假情况,使得前面进来的用户不会因为没有内容而快速流失。
但内部员工对创作的参与总是有限的,需要在前期设计活动,激发用户参与内容创作。
比如今天的头条,在产品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时期(前期的内容主要靠爬虫爬行),为了有更多的内容支撑,提出了有奖后运营模式。
鼓励用户创建内容。当内容符合要求时,会有奖励。曾经UC浏览器的大鱼号,百度的百家号等。都用过这种操作策略。
*KOL+推荐达人
当用户规模形成,内容有保障时,运营中心需要放在KOL和制造人才上。这也被称为制造网络名人的过程。
作为一个典型的UGC内容平台,Tik Tok因为用户数量巨大,在这个平台上拥有大量的百万粉丝。在这个过程中,操作
重心需要放在发现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上,把更加优质的内容推荐给用户,然后让优质用户的优质内容有更多的曝光,给优质用户吸粉的机会。* 红人运作
一般到了内容鼎盛时期,都会有一些“出道”的红人产生。这些红人借助内容平台拥有了大量的粉丝,并且粉丝会帮忙宣传到其他平台,在更多的领域拥有知名度,这样一个平台的达人就转身变成了网络红人。
曾经从天涯社区出来的网络红人就有很多。斗鱼直播也产生过很多红人,这些红人因为内容优质,影响力不断扩大,自己的身价也在不断提高。
而这些红人是平台的重要资源,做好这些红人的运营变成平台盈利的重要手段。
内容运营特别是UGC运营,在产品的不同时期,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但是大体上是有上面的三个阶段走过来的。作为内容运营,能够看到产品从第一阶段到红人阶段,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做内容运营的同学都能不忘初心,终身学习。
作者:孙培根,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互联网学习坊(ID:xuexifang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