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不用投资的赚钱方法,做什么不用本钱就赚钱

  

  人工智能(人工   

  

  智能)投资——“见字如面”是模拟人脑的智能顾问,即借助AI技术,在获取客户风险偏好、交易习惯等信息后,通过一系列计算和模型模拟,为投资者提供最优的资产配置组合。作为近年来全球Fintech发展的焦点和热点,与传统的基金投资咨询模式相比,具有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优势。尤其是在美国AI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金融机构都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香椿”。AI投资似乎成了格林的“躺着赚钱”童话。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甜蜜吗?AI在中国的投资是yyds(永恒之神)还是yydp(永恒补偿)?   

  

  首先,AI投顾并非“零”风险   

  

  和其他投资理财模式一样,AI投资也有风险。换句话说,AI投资不是yyds(永恒之神)。   

  

  一、系统性风险。即使有最精密的算法,最健全的模型,只要在金融市场运行,还是有波动的风险,这一点我们可以从AI投资中最直观的FOF(组合基金)观察到。即使是专业投资组合基金,也会随着市场的动荡而大幅波动。比如某公司推出的“焦点XX”,如果从短期来看,今年一季度明显亏损-4.44%,今年三季度甚至达到了-6.30%的负回报。因此,AI投资无法摆脱系统性风险和市场规律。   

  

  二是技术风险。这是AI投资独有的风险。代码和模型缺陷带来的技术风险:我们要知道,即使是看似奇迹般的人工智能,其背后的代码也是人为编辑和操作的。一些无良公司在灰色地带投机取巧,利用AI投资作为欺骗客户的噱头,但实际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并不能展现AI投资的真正功能。再加上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稀缺,产品背后的“机器人”不一定是高素质的“金库管理员”。   

  

  三是产品集中风险。国内金融市场的成熟度有待提高。目前AI投资的主要投资产品ETF等被动投资产品数量有限,在配置组合时无法充分分散风险。或者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当大量投资者选择使用AI进行投资时,由于产品数量和产品组合有限,存在许多相同的投资行为,会给市场带来产品同质化和集中度风险。   

  

  四是投资能力不足的风险。以某平台推出的AI投资系统为例,其AI投资仅提供三种投资期限(短、中、长)方案,凸显服务能力不足。   

  

  第五,积极管理风险。因为AI投资是一种完全基于模型和算法的操作形式,它的操作是准确有效的,但相对来说更加扎实。当金融市场面临意外情况时,“机器人”可能会发呆。对于更善于分析市场长期趋势的AI投资来说,中国市场的多变特征往往会给AI投资带来冲击。   

  

  其次,AI投顾不能让你一夜暴富   

  

  2017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15.99%,被动指数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11.63%,偏债混合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4.04%...............虽然收益率走势看似稳定,但这一收益率甚至不如同期银行理财,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预期。   

  

  除了收入达不到预期,客户还需要支付认购赎回费。一些人工智能投资平台也向客户收取某些人工智能投资方案的费用。或者投资平台背后,换仓频率过高,给客户带来明显的交易成本。加上回报率低,很难赚大钱。   

  

  什么是中国人的“赚钱”?与传统投资模式相比,费率更低、门槛更低,注定AI投资要面对更多的中小净值客户。但国内投资市场以散户为主,投资者高度投机。根据多年来中小净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以长期投资为核心的AI投资似乎不太符合国人的胃口。国内市场大部分投资者追逐涨跌的投资习惯。如果短期看不到收益或者短期亏损,就会刺激投资者迅速退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赚钱”在普通人心目中往往是期待短期收益的,所以AI投资似乎有些难以满足“一夜暴富”的心理需求。   

  

  到底该不该选择AI投顾?   

  

  近几年有这样一个“财富陷阱”:股票和基金市场不断上涨,但相当一部分普通人,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并没有赚到钱。   

  

  随着房地产、非标投资等领域政策的收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选择把钱交给专家和投资顾问。在传统的投资模式中,业务收入往往与代销产品的规模或赎回请求的数量有关。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客户为投资理财买单,即“卖方为投资而投资”。销售往往关注产品的销量,推荐一些过去成功的基金,但可能不完全适合客户的产品。这使得客户的真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求与服务不匹配。AI投资的出现正好改善了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机构收入的来源不再是靠销量,而是靠相关的管理和服务费。投资收益主要以资产规模为基础,投资业务将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第一目标。客户和投资者坐在同一条船上,利益一致,AI投资是大势所趋。   

  

  那么把钱给机器人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看AI投资的“类代表”之一FOF。2020年FOF产品实现了19.61%的整体收益率,因此2021年FOF产品的存量较上年增加了约40%,达到1800亿元。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吸引了个人投资者的注意,发展非常迅速。   

  

  AI投资是Fintech近年来的重点。   

,可以预见这种热度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只是我们需要推动不成熟的AI投顾和不成熟的投资者,走向成熟,使AI投顾成为金融投资中的帕累托最优。有机构预测,AI投顾的资产管理规模,未来在全球会达到年均30%以上的增速,而国内有望达到年均50%的增速,让我们拭目以待。

  

_李伟庆,中国银行业协会私人银行委员会常委,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副主任,《财富管理》、《银行家》杂志编委。 他也是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_

  

参考文献(链接)

  

南方都市报,《“懒人理财神器”AI投顾真的能够赚钱吗?》(2019.04.23)

  

南小鹏,《招行AI投顾,到底赚不赚钱?》(2020.04.25)

  

朝晖,《关于AI投顾,看这一篇就够了!》(2019.12.25)

  

张丹,《用数据解读摩羯智投》(2017.04.17)

  

三少爷的见,《基金投顾产品你会买吗?》(2021.06.17)

  

曹易同学,《FOF投资:降低波动,避免亏损,是享受长期复利的前提》(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