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赵向阳
作为前置仓模式的代表,普普超市的布局正从东南向内陆延伸。
《第三只眼看零售》获悉,普普超市已在武汉开设三个前置仓。Park超市的下一个目标城市是成都,预计2021年5-6月正式入驻,目前正在招聘阶段。此外,佛山、攀枝花、东莞、宁德等城市也在普普的扩张计划中。
与部分实体零售企业相比,以普普超市为代表的新零售企业没有传统盈利模式的历史包袱,使得其与供应商的合作更接近“零售本质”。
具体来说,对供应商不收取渠道费,也不要求退货,让供应商专注于商品生产,降低流通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随着实体零售企业加大商品直销、积极发展自有品牌的举措,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希望摆脱对渠道费的依赖,但渠道费由于积累困难,仍然是大多数传统零售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普普超市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零售商如何在不收取渠道费的情况下与供应商合作?与传统零售企业相比,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渠道扁平化的未来,这是大势所趋吗?
不收进场费
多家供应商向《第三只眼看零售》确认,朴普没有向其收取任何渠道费用,也不会要求供应商承担因商品滞销而退货的义务(因质量问题退货的除外)。
除了商品的价格差异,普普还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两个好处。一个是一两个月左右的账期。根据供应商的回应,从普普超市收货到付款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比沃尔玛、永辉等传统零售企业要长。
此外,普普超市将向供应商收取3-5分的物流费,其中常温货物3分,冷冻产品5分。
一般来说,供应商需要把货物送到普普的城市总仓,而从总仓到前仓和前仓到消费者的物流配送是由普普自己完成的。
“这种收费方式非常合理,”一位供应商表示。因为普普超市没有各种渠道费,销量也足够,最早供应普普超市的供应商都赚到了钱。
上述供应商表示,普普超市没有将渠道费作为利润来源,这是普普超市与传统零售企业最大的区别,最终体现在零供应关系、商品竞争力、消费者体验等各个方面。
品类管理专家、袁志数据科技总经理张志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传统零售企业的综合毛利率在20%-25%左右,而各种渠道费贡献的后台毛利率在5%-15%左右,几乎占到利润的一半。
传统零售企业近一半的利润来自供应商的渠道费,使得传统零售企业对供应商的需求尽可能大。供应商越多,能贡献的渠道费就越多,使得其门店的SKU不断扩大,导致商品的销售率降低。
近年来,零售企业不断调整商品结构,精简SKU,其实质是不断降低渠道费收入占比,优化利润结构。
相比之下,普普超市的利润结构更接近“零售本质”。据了解,普普超市目前拥有约3500个SKU和2000多家供应商。平均而言,一个供应商提供两个SKU。
从这个角度来看,普普超市的供应商大多是“单品之王”。在供应商能提供的众多产品中,普普超市只选择了一两种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一位从普普创业初期就开始合作的供应商表示,当初他与普普超市合作的SKU多达30个,但随着越来越多供应商的加入,普普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他只向普普供应3-4个核心SKU。
保守估计,2020年普普超市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其福州大本营销售额也将超过40亿元。按照这个量,普普超市完全有能力向供应商收取渠道费。然而,普普超市没有这样做。少收的5%-15%的渠道费会分配到哪里?
普普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这部分利润将反馈到商品零售价格中,最终会使普普超市产品的性价比高于竞争产品。
据了解,普普已经牢牢占据了福州市场消费者的心智。自盒马退出福州后,朴普家居业务在福州市场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榜首,其销量和客户体验也优于永辉在福州推出的永辉生活家居业务。
订单式生产
普普超市的供应商管理与传统零售企业的另一大区别是,普普超市由于商品销售缓慢,不要求供应商退货,这使得供应商可以专注于生产商品,而不用担心自己的产品缺乏市场。
某生鲜半成品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传统零售企业因订单不准确或其他原因导致商品销售缓慢的退货率约为5%-10%,而普普超市因商品销售缓慢不会退货,这使得他们能够按照普普超市的订单安全生产。
上述供应商表示,普普超市与供应商共享后端销售数据,供应商可以每天在普普平台了解自己产品的销售情况,随时调整产能和进度。
“普普超市不退货的策略让订单式生产成为可能。工厂
接到朴朴超市的订单就开始生产,并且根据之前朴朴共享的销售数据进行员工、物料的准备和排期,这使得工厂的综合效率至少提升5%”。上述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这位供应商表示,朴朴超市的订单式生产使得工厂的生产方式和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流程是工厂先生产出商品,然后去销售,面临市场不确定性的考验。现在是工厂接到订单后再生产,极大减少了滞销风险。这种角色变化使得工厂净利率至少提升2%。
订单式生产背后,其实是新零售企业在商品数字化方面的天然优势。上述供应商表示,由于朴朴超市所有的商品都通过APP来展示,天然具有单品管理的基因。一件商品在APP对应一个独立的ID,商品在收藏夹中,还是已经被支付,商品被浏览了多少次数,商品的顾客投诉率多少,诸多指标在朴朴后台有清晰的记录,并且可以通过系统的算法进行预判和分析。
相比之下,实体零售企业商品数字化相对滞后,商品到了门店之后,有没有没卖出去,还剩多少库存,需要人工盘点才能知晓。而人工盘点必然存在不准确的情况。
实体门店商品库存数量无法做到实时更新,也是这些年传统零售企业开展到家业务的一大瓶颈。反馈在消费体验上,就往往会出现在手机上下单时明明有货,但配送时发现门店没有库存,更别说针对数据进行商品结构优化和消费者体验提升了。
“事实上,传统零售企业也有销售数据,供应商也能看到前一日的销售情况。但问题在于,传统零售企业销售数据的精确性、数据的多维度不如朴朴可信且直观”。上述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举例来说,朴朴超市的数据系统可以提供客诉率这样一个对于新零售来说非常核心的指标。客诉率代表着消费者最真实、最科学的满意度反馈,供应商可以根据客诉率并且参照顾客留言来改进自己的商品。相比之下,传统零售企业无从获得这方面的详细数据。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朴朴超市将客诉率视为与到货率、订单满足率等核心指标同样重视的一个对供应商的考核维度。每周四上午,朴朴超市召集供应商代表开会分析上一周的顾客投诉情况,客诉率排名靠前的TOP供应商会被点名批评。
改造供应商
一位朴朴超市生鲜供应商分析了沃尔玛、永辉以及朴朴超市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零售企业的供应商构成。
由于沃尔玛是全国集采,80%的商品来自统一采购,这使得沃尔玛供应商就那么少数几家,体现在商品上显得缺乏新意。一些区域性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供应商很难进入沃尔玛的系统。
永辉超市由于多年的积累,各大供应商关系盘根错节,对于一些品类呈现垄断局面,同样阻碍了部分优质供应商进入永辉系统。据了解,永辉高层也在有意识清理一些供应商,以改善供应商的结构。
相比之下,朴朴超市由于年轻、没有历史包袱,它对供应商保持开放心态,这使得各类供应商都有机会进入朴朴系统。
不过亦有供应商抱怨因为朴朴超市不断引入新的供应商,导致跟随他一起成长的老供应商份额不断被挤占,利润空间进一步被积压。
“在以前,我们还能够针对朴朴超市提供更多的服务,将优质的商品资源向朴朴倾斜。而伴随着供应商越来越多,我们的价格被‘击穿’,我们也会考虑跟其他同类型的零售商合作,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上述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不过,从朴朴超市的本意来看,它并无意让供应商数量过于庞大。因为朴朴不靠供应商通道费用来赚钱,过于庞大的供应商数量不会给朴朴超市带来实质性的利润来源。
据了解,朴朴超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供应商起到了改造和教育的作用。一方面,由于朴朴超市的生鲜商品都是标品销售,朴朴的供应商需要具备生鲜的加工能力。对于一些具有产地优势,但没有加工能力的供应商,朴朴超市会介绍具有加工能力的合作方来协同生产。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在生鲜商品的加工方面,朴朴超市与同为前置仓企业的叮咚买菜截然不同,朴朴专注商品的销售,因此将生鲜的加工委托给供应商;而叮咚买菜将生鲜商品的加工纳入自己的业务之中。
另一方面,伴随着朴朴超市在全国扩张,一些核心供应商也将跟随朴朴进入新的城市。这对供应商的扩张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位供应商表示,这些年是跟着朴朴超市赚了钱,但这些钱也都投入到了在全国各个地方建立仓储上面,以满足朴朴超市的扩张需求。
“一些社区团购企业进入福州之后,发现福州的供应商水平都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朴朴超市的‘教育’有关”。上述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