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点击关注“装好房子”~
每天为你带来装修干货、改造新灵感与美好生活故事
探索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 -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特别会生活的人?
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清楚。
90后女生天天唱歌,就是其中之一。
她和家人都是以努力工作的形式做媒体人,甚至因为工作关系,常年保持异地婚姻生活。
早年跑前线的时候,经常半夜拿起行李就走。为了做深入调查和采访,他总是十天半个月没见任何人。
这种高强度的出差让“离别”成为夫妻俩生活的一部分,但田上却在被迫频繁独居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当他们两个都有时间的时候,他们一起旅行。
当她的家人出差时,她慢慢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工作、看剧、看书、煮咖啡,不厌其烦地把两人约65平米的小三居室“折腾”成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家,每1平米都藏着平凡生活的智慧!
_玄关太小,入户门太丑?_
_两招教你零翻车改造!_
原来的户型是精装房,入口特别窄。除了开发商带来的鞋柜,没有储物空间,也没有客用拖鞋的地方,容易造成杂物堆积。
入户门也是传统的猪肝色,在白色背景下显得特别突兀。
但由于面积有限,无法再做橱柜,所以只对使用中的性能和视觉美感进行了整改。
入户门改造成灰色毛毡门,门上增加垂直收纳,方便挂小物件。
门右侧的薄鞋柜原本是一个铁皮的信息盒,没用又碍眼,所以我们定制了这个只有10厘米的小柜子,只花了300多元,实用又丑。
有了上面的橡皮筋和透明包,客人的拖鞋可以垂直存放,可以放下10双以上!
在下层的底部,有三个侧面开口为白色的储物盒。尺寸是提前量好的,缝得很紧,可以存放雨伞和购物袋。
最后,在鞋柜旁边放一个换鞋凳,完美!
左手边是一个不屈不挠的鞋柜,中间有一个空白部分,主要用来存放进出时可以随意拿取的物品。
橱柜内部,挂钩,储物篮等。用来补充零散物品的存放,无钉隔板用来划分不同的区域。
8c9372b74736f89518' />_ 3.64㎡的小厨房,_
_ 竟塞下多种大型厨电。_
玄关左侧不到4㎡的小房间,就是天唱的厨房了。
虽然内部有明窗,但依然保留了开发商原带的透明玻璃移门,阳光可以从客厅与厨房的窗户里穿过,交汇到采光不足的玄关,让整个空间更显明亮通透。
但厨房的格局做不了什么改变,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竭尽所能把它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来改造。
增加置物架: 分别在水槽上方和备餐区摆放置物架,用来收纳常用的杯子及不常用的家电、好看的锅具。
利用角落进行收纳: 冰箱附近的缝隙内,摆放搁板和小推车。
增加提升幸福感的厨电: 水槽下方安装垃圾处理器、净水器和台式洗碗机,缩短家务时间、让生活更加健康便捷。
但入住两年后,天唱发现厨房用着还是不够舒适,于是她一直没有停下改造的脚步。
先换了油烟机,视觉上更加美观。
然后将原本的碗柜拆掉,上方改成更加宽敞的备菜区,下方安装大型嵌入式洗碗机。
洗碗机与备菜区之间的缝隙里,增设抽拉式搁板,完美解决过去家里聚餐人多,餐前没空间准备食材、餐后碗筷堆积在水槽的困境。
如今的厨房,不仅视觉上不再拥堵凌乱,就连收纳细节也近乎完美。
橱柜内部的下拉抽篮和抽屉,是精装房自带的,各种调味料放在里面,既方便随手拿取,又不影响外部整洁。
墙壁收纳和缝隙收纳是她家里最常用的部分,水槽上方悬挂经常使用的物品,方便晾干。
柜门上增加洞洞板,零碎的东西都挂在上面,一目了然,但需要提前考虑好门板的承重问题。
最后,就是尽可能选择可反复利用的收纳盒,对她来说,比起在统一的分装瓶上贴标签,还是使用颜色不同的收纳用品,更加方便快捷。
用天唱的话来总结就是: “只要整洁有序、自己根据自家的使用习惯,不一定非要大量塑料用品充斥厨房,像不锈钢的产品其实比塑料更环保,也是很好的选择。”
_ 看似简单的公共空间,_
_ 却藏着让小家变大的生活智慧。_
公共区域的面积有20多平米,但几乎平分给了客厅区域和餐厅区域。
最初因为面积小,整个空间便设计成了日式+北欧的感觉,也没有买大型茶几,用两个组合式圆形茶几代替,方便来回挪动。
茶几下方常年放着一个收纳袋,常用杂物收在里面,保持外部环境清爽整洁。
浅灰色的沙发是定做的,左右两侧分别放了杂志架、台灯和实木边柜。
为了避免长辈来家里居住没有电视看的尴尬,还是保留了传统电视墙。
电视墙改动前后
最初装修时预算不够,只能选择小厂定制的沙发,坐感不算舒适,后来她新添置了暖橘色调的皮沙发,加上地毯、抱枕和探店时购入的装饰插画,整个区域舒适又治愈。
沙发旁,新增了一个斗柜,摆放咖啡机和各种精致的器具,这里也是天唱小小的家庭咖啡角。
斗柜上方墙面安装一组三层隔板置物架,每一层都能自由调节组合,灵活多变。
沙发前也换了一张白色双层茶几,上下两层收纳空间十分充足。
在这样的格局中住了几年后,天唱的朋友给了她一个让小家变大的建议: 将公共空间的布局换一换。
于是,她将双层白色铁艺茶几,换成了现在1米长的高低组合茶几,它可以拆开使用,底部也能重合,非常适用于小户型。
茶几的铁艺元素呼应了墙面的两幅画,让视觉重心沉静下来,比之前的纯白色更加耐看。
餐桌和斗柜互换了位置, 整个空间瞬间拥有错落有致的立体感,餐厅区域也更加独立完整。
原餐厅位置
_ 储物间变书房+影音室,_
_ 房子这么贵,就不要空着了。_
天唱家里有三间卧室,其中一间是承担部分储物功能的书房,但功能利用不完善,在家里办公基本都在餐桌上进行。
但她和家属都对书房有执念,一个要阅读、一个要剪辑,于是在制定装修计划时,一拍即合将这个小房间保留为书房+影音室。
虽然内部面积不算大,但还是摆放了顶天立地的书柜,最顶部和最底部分别用藤编筐和松木箱子补充储物。
书桌是定制的1.8米双人工作台,带有可固定也可移动的滚轮。工作台下方放了个小推车和小柜子,收纳零碎的物品和不好整理的杂志。
对面,就是特意为投影留白的背景墙面。
_ 能“睡个好觉”,_
_ 才是卧室的最终目标。_
工作压力较大且繁忙的夫妻俩,一直以来都 把能否“睡个好觉”,当作衡量休息好坏的标准。
所以在关于家的排序中, 一间能够舒适睡眠的卧室,远高于待人接客的客厅, 它可以不用过度装饰,却一定要有令他们感到放松、安心的睡眠环境。
主卧面积10㎡多一点,灰色的棉麻布艺床刚好符合空间尺寸,左右两侧除去衣柜和飘窗的面积,还能放下床头柜。
右侧墙面还添加了一盏月球灯,灯光亮起时浪漫又梦幻,让整体基调简洁的卧室,氛围感十足。
床头柜是带有编织柜面的款式,上下两层开放式收纳空间,比之前的抽屉式更加整齐有序。
双人床左侧的嵌入式衣柜,是入住时定制的,长度约2m,内部按照高中低区的思路来分配床品和衣物等。
高区: 不同季节的被子和毯子、真空压缩后的羽绒服、不常用的盖毯和日用的囤货等。
中低区: 短衣物和长款衣物分开,尽量保持和家属的区分。利用分隔栏存放内衣和袜子等。全新衣物和次净衣物也应分开。
另外,衣柜里还专门开辟出一小块区域,收纳与衣物和床品相关的清洁剂和挂烫机等。
本着实用主义精神,卧室里一直没有放梳妆台,而是用斗柜取代桌子,占地面积不大。
_ 不用互相将就,_
_ 婚后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房间。_
随着家里物品越来越多,天唱发现:
男性和女性对于家居生活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她崇尚清新自然的起居室、注重隐私、氛围和仪式感,而家属则喜欢功能型为主的简单生活场景。
虽然异地独居时盼望回归共同生活的状态,但相处时却依然渴望有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 于是她便用90%的宜家单品,将小次卧打造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空间。
家属在书房采访、写稿、录制视频和剪辑,她就在这儿阅读和工作,两个人互不干扰。
最初次卧里保留了一张底部带有储物空间的单人床。
后来干脆将床撤走,摆放了一张圆桌和一组储物柜,用来补充收纳家居用品和一些器材。
_ 4㎡小阳台,_
_ 洗衣收纳超实用。_
卫生间的面积太小,洗衣机便规划到了阳台上,刚好方便晾晒,缩短家务动线。
右侧是完整的洗衣系统。
洗衣机的柜子是定制的,左侧留出储物柜和洗手台,天花板上安装智能晾衣架,不用手摇,还自带不损伤衣物的烘干功能。
洗衣柜最内侧有个裸露的下水管,用三块洞洞板将其串联,不仅遮丑,还能补充收纳。
下方夹缝空间,见缝插针地添置了从次卧退役下来的小推车,还能充当花架,放几盆绿植,让阳台不再单调。
_ 面积再小的卫生间,_
_ 也要干湿分离。_
干区在走廊的位置上,由镜柜、洗手池和洗漱柜组成。
镜柜外部增加照明,可以充当化妆间的功能,内部储物空间也非常丰富,用玻璃分隔板搭配收纳盒,让空间翻倍。
湿区内部,用透明玻璃移门单独隔出淋浴间,防止洗澡时水花溅出。
马桶上方摆放了一个三层置物架,顶部收纳备用毛巾和干净的地毯,中间留作展示。
换花洒前后
马桶左上方,是一个电热毛巾架,体积小、不占空间。
这套面积室内面积仅60㎡多的小房子,虽然每个空间都很小,却是多年前天唱夫妻俩负担得起的唯一选择。
但生活却没有被将就,他们的家依然在缓慢生长,尽管不尽完美,却是当下最令人感到舒适与放松、最符合心意的。
而他们也在这个朴实可爱的小家中,用亲密且独立的节奏,和不曾泯灭热忱的生活态度,携手度过漫长一生。
图片与素材由小红书@天唱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