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老师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亲身体验过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区别。目前,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最大的区别不是硬件设备,而是城市家长和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
浅浅老师现在研究班里优秀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父母自己教育的。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由祖父母抚养的。爷爷奶奶的认知水平怎么能和现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父母相比?
比如我看到班里有些同学计算能力差,所以除了在学校加强计算题的练习,我也希望同学们回家多练习,家长每天给20道计算题,有的家长会认真落实。他们一看到父母给的练习,就知道父母在给他们提问的时候很细心。有些家长担心麻烦,就给孩子买了心算卡,这也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关心。
但是那些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舍不得花钱买心算卡,又嫌麻烦问不出问题,就在家骂老师。单纯天真的孩子也来学校告诉老师,奶奶在家骂老师。我只好对这个孩子说,回家告诉奶奶,这不是强制作业,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所以我再也没有看到他的作业。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都在快速提高,但这样的学生却没有提高。每次考试,他们都会因为计算能力差而丢很多分。
除了孩子智力略有差异之外,我认为现在孩子成绩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比孩子的学习态度更重要。那些认真对待孩子学习成绩,在散养状态下教育孩子的人越来越差。但是那些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对待学习,取得好成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所以他们越来越喜欢学习。
相反,那些家长不在乎,他们的基础很差,跟不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步伐。学习对他们来说没有乐趣,只有烦恼,所以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越来越不自信。如果一直是这种状态,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就没有前途了。
让我们和你分享老师班上三个孩子的试卷。
这是学生的满分试卷。一个男孩的试卷,男孩胖乎乎的,很可爱。不说话,上课认真听讲,用心记住老师说的话。是他的妈妈每天帮助这个男孩学习功课。但是,这个男孩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他爱哭。如果他做错了什么,你第一次告诉他他做错了什么,他会很快回去用脑子纠正。如果第二次回答错了,他回去会哭。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这个孩子,我也耐心的和他沟通过。做错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去用脑子改正就行了。哭只是软弱和害怕困难的表现。
然后小男孩再也没有哭过。学习成绩也比较稳定。
这是另一个男孩的试卷。让我们先看看他的论文。这是每张试卷的正常状态。试卷在他手里,不到三分钟就这样了。
当你看到这个男生考了62分,你一定认为这个男生学习不好。其实你想错了。男生本身的能力其实比我分享的那个100分的孩子高很多。但是人可以得满分。为什么这个孩子只考了62分?
因为他根本没写后面有30分的大题,考试的时候就在那里玩,没写。我让他每天带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工具,他经常连铅笔都不带。
就像我说的,你不带,其他同学也不会借给他。很多次,他说他考试没有钢笔和橡皮。他对自己写错的问题吐口水,还把一整张脏试卷给了别人。这一次,他直接给了整个大洞。哪个老师能喜欢这样的试卷,哪个老师能接受这样的学生?
这个孩子隔代都是奶奶带大的,父母不问学习的事。即使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也可以马上学习,但是现在他根本不学习。不学习,孩子学不好。至少上课认真听讲。他在课堂上有很多坏习惯,以至于他对语文老师非常生气,每天一提到他就会崩溃。
这也是男生的试卷。大家可能都看到了。他考试不及格。这个学生由他的妈妈带领。我见过这个孩子的母亲。她是一个乍一看不爱说话的人,不像其他父母那么酷。她读书不多,上学时是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以如果你不承认智力有差异,你可能会筋疲力尽,你不能教这样的学生任何东西。
你可以看看他写的答案。这些一点也不难。只有模仿才能正确回答问题。这是一类问题。他怎么能不学呢?例如,“单位是9,小数是5,这个数字是(
)”,还有比这更简单的问题吗?这个数字是59。只要把十位数和一位数区分清楚,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几乎为零,但他写4,然后写出与59相邻的两个数字分别是(58)和(60)。
这类问题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每次练习,你都要做这种题,但是你猜不到他写相邻的59、4、5这几个数字的时候,他的答案是怎么出来的。
lign="center">
满分试卷
第一大题中的第⑤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还有就是两位数减去一位数
的退位减法,这也是这次我们这里每次必考的题型,于是针对这样的题型,练习了无数次。可是还是有学生没有做对。
第⑧题,买了一件50元的裤子,他可以付( )张20元和( )张10元的,也可以付(
)10元的。有不少的学生答案出现了错误。其实他们是读不懂题意,才会多次出现错误。所以低年级想数学别别人强,一个是识字量大,一个是理解能力强,那些数学不强的孩子,他们别说做题,就是老师说话,他们都理解起来很费劲。
优秀学生的试卷
第二大题选择题
第②题,7个珠子在计数器上摆出两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有的学生不动脑筋,直接就选择了7,根本就没有看到是摆两位数,所以最小不是7,而是16.最大是70.
第五大题、生活中的数学
本次试卷,第五大题失分率特别高。由于好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出现的错误不少。
第①题,“ 小红做了34个灯笼,比小丽多做了15,小丽做了多少个
?”很多学生没理解题意,用了加法,未知数是小丽,小丽比小红是少做了15个,所以应该用减法。
第②题,“一 个足球38元,买2个足球花多少元 ?”有的学生居然用38+2=40元。
通过看学生试卷,我感触最多的是,低年级想学好数学,首先得学好语文,而这些孩子们不喜欢看书,识字量非常小,造成连题目都理解不了,所以数学成绩自然就不会太高。
所以城市孩子的教育和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大差别并不是在于硬件的差别,而在于家长们的意识问题,其实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多是是停留在口头,其实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视,但凡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都在班里是佼佼者。那些散养孩子的,孩子的智力在欠缺点,那就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达到老师想要的结果。
大家对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问题怎么看待?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我把试卷分享到评论区,想要试卷给孩子练习的自取,拿走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