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六新板栗木丝、草莓板栗塔、板栗蒙古棕……从五款甜品中选择,反复搭配一杯板栗咖啡。长假前夕,怀柔区一场甜甜的板栗下午茶品尝让食客大开眼界。
怀柔区渤海镇聚源德板栗合作社在传统鲜食销售和板栗加工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板栗下午茶”,受到怀柔居民的欢迎。
怀柔板栗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量约1.2万吨。过去以鲜食销售和板栗仁加工为主,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往往增产不增收,农民种植意愿逐年下降。
“五年前,我回到农村进入板栗产业。当时我们合作社有一个传统的板栗加工厂,加工标准化、计量化的产品,比如即食板栗仁。我们的客户包括北京稻香村、霍利兰、韦多美等。”李对说道。出生于199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李,2016年回到家乡创业,加入了父亲创办的合作社。他研究了霍利迪和其他顾客的数据,看看他们对板栗仁做了什么。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增加板栗产品附加值的“秘诀”:烘焙。
“我参加过迁西板栗大会。黔西板栗产量是怀柔的5倍。所以怀柔板栗一定不要追求量。怀柔板栗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李努力思考。
怀柔是我国最大的古板栗产区,也是燕山山脉板栗最集中的产区,独具特色。同时,怀柔还具备生态优势、乡村设施不断完善、文旅融合的产业基础。500多家精品民宿缺少与乡村相连的内容产品,如火如荼的怀柔科学城建设将推动当地消费升级.
“包括怀柔板栗在内的北京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围绕北京特色做出小而精的产品,而且是我们出口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原产地的东西。”李对说道。聚源德板栗合作社成立10多年来,已签约板栗种植户830户,每年加工销售板栗2000多吨。但是,过去种栗子的不知道怎么加工,会加工的不知道怎么交易。聚德园的目标是构建产业闭环,进行“跨界”到底。
与传统的板栗加工不同,烘焙对创意和手工的要求更高。用了李28天的时间,邀请米其林餐厅大厨做产品研发,进入设备市场,再品下午茶产品。
“希望板栗下午茶能作为一种乡愁,触动大家的味蕾,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李对说道。
要下定决心颠覆已经熟悉的板栗加工格式,把赛道改成烘焙,是极其困难的。幸运的是,聚德源迈出了第一步。聚源还与北京农学院合作,开展古板栗树遗传多样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为采购优质优价的单一品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