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信息,五年来,我省共有109786名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实现就业创业98133人。整体就业率为89.4%,比目标任务高4.4个百分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基层就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十三五”期间,我省进一步扩大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2016年以来,我省共招录“三支一扶”服务项目5226个,其中,招录弱势群体高校毕业生860余人。2019年,对贫困程度深、帮扶力度弱的贫困村单独实施招聘计划,设置“扶贫专员”岗位100个。
我省通过“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将“保就业”与“提基层质效”相结合,实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补基层人才短板的双重目标。《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推出,将为高校毕业生“趴下、留下、做好、动起来”创造条件。统筹组织实施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基层锻炼成长,通过改善待遇、加强培训、帮扶引领、到期就业服务等方式服务农牧区建设。
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广,创业氛围浓。毕业后,张一心想把家乡的鲜果枸杞推向全国市场,格尔木就业局及时发放了1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这给了她拓展业务的信心。张表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太及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场拓展和研发不足的问题;d企业的资金,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政策“扶”马,企业家信心满满。就业部门为创业者开通绿色通道,为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016年以来,组织6654名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累计下放创业保障资金3.15亿元,促进创业就业。
就业很温暖。我省加强实名登记制度动态管理和服务保障,针对家庭贫困、残疾、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行动”,及时向省属高校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016年以来,累计为14844名省属高校困难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484.4万元,多渠道促进就业。
五年来,全省共举办各类专场活动1400余场,发布就业信息60余万条,与6.8万人签订初步意向协议。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