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长沙旅社哪里最便宜,长沙青年旅舍

  

     

  

     

  

  第一次去下李家坡巷,凌晨一点从桌游室出来。朋友问我们组要不要麻辣烫。七八个人跟着他走下马路,走进一条黑暗的小巷,周围都是古老的建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代。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条巷子叫下李家坡巷。   

  

     

  

  半年后,我又来了。那条小巷变得越来越熟悉,我想起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好像来过这里。   

  

     

  

     

  

  下李家坡巷从古滩街一直延伸到河边的杜甫江阁。在旧长沙,这是一个繁荣的地方。在今天繁华的市中心,它已经成为一条充满烟火的老巷。   

  

     

  

  这条两车宽的石板路,两边是两三层的建筑。住在这里的人要么匆忙开车去别的地方,要么坐在路边看着人来人往。   

  

     

  

     

  

  这里的门面和摊位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却充满了另一个时代的风情。在妈妈们都是年轻女孩的那些日子里,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潮流店里,她们换上了时髦的发型,戴上了洋气的墨镜。   

  

     

  

  招待所让我想起了20年前长沙的样子。当我走进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如果我不拿出手机看看日历,我可能真的会迷失在时间的漩涡里。   

  

     

  

  长沙终于放晴了,阳光让这条古老的深巷闪闪发光。老姑娘们带着孙子孙女坐在房子门口,一边和邻居聊天,一边感受春天温柔的阳光。   

  

     

  

  也有老姑娘坐在房子门口,眼睛眯成一条缝,煞费苦心地看着报纸,或许是感受着初春的阳光,又或许是在门口等待家人归来,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坐在楼下等我放学的姑娘们,她们也是这样眯着眼睛看报纸的。回来后,我戴上老花镜,笑着说:“回来!”   

  

     

  

  我不知道谁的狗正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有人走到他面前,根本不在乎。他仍然躺在地上,享受着我们柔软的头发。   

  

     

  

  走进道路两旁的小巷,这里的一切都确切地向我们展示了平凡生活的样子。洗衣服、晾衣服、洗菜、淘米,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在门口的排水沟前操作的。   

aoimg.com/large/pgc-image/15130ce260f640168c30ed7a301acd50' />

  

临近傍晚,邻里间的邻居们纷纷站在门口洗菜,听着他们用熟悉悦耳的长沙话徐徐的聊起家常琐事:

  

“你这白菜蛮新鲜滴赖,在哪里买滴咯!”

  

“熟人从乡里带滴,才摘下来,沁甜滴咧!”

  

  

下黎家坡巷走几步便可以遇到粉店、馄饨店,每一家都不会让你踩雷,清晨从一碗粉开始,大概已经成为了一种长沙文化。

  

  

记忆里妈妈好像也是这样牵着刚放学的我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跟社区里认识的阿姨聊着天:买菜、穿着、工作、丈夫、孩子这些话题,时不时冒出几句我听不懂的长沙俚语。

  

  

头顶上纵横交错的电缆线将这里的每家每户连接在一起,楼层低的住户家里晒衣不方便时,将衣服晾在门口的电缆线上,也成了下黎家坡巷里点缀的色彩。

  

  

小时候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和同龄的小孩子们捉迷藏,躲在不显眼的角落里时,抬头看看天空便觉得漫天密布的线像一张网把我留在这里。

  

  

长大以后住进了更高的楼里,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仿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但那之后,却又开始怀念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打闹的无拘无束。

  

  

遐龄古井

  

  

清代《长沙地名赋》中道:愿遐龄而祝,折长寿以呼嵩。“遐龄”便是这下黎家坡巷,因此地为“黎”姓族人聚居,而得此名。

  

  

下黎家坡巷里这一口遐龄古井,便活在了这一代人的生活里。边上住着的娭毑跟我们说:“以前都靠这口井生活,后来水不好哒,只能洗菜洗衣服,现在连洗衣服都冒人用哒!”

  

  

如今淡出了人们生活的遐龄古井,静悄悄的待在原地,看着长沙一点一滴的变化。

  

德厚里

  

  

一道经历岁月洗礼的石门上依稀可辨“德厚里”三字。长沙有名的“经得用”扎拖把老手工艺人李师傅就藏在德厚里巷内。拥有十年老手艺的李师傅扎的一个拖把能用8年,作古正经喊做“经得用”。

  

  

说起扎拖把,李师傅说自己也是半路做这一行。从小在船上生活的李师傅来自水手世家,扎拖把便是水手们的必备技能。

  

  

2004年女儿考取了武汉音乐学院,恰逢下岗失业,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师傅决定重拾扎拖把手艺,为女儿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学宫门正街的墙上向我们介绍了周边的历史遗迹,有些尚在我们的视野里,而有些历史却永远的淌漾在过去的历史中。

  

梅公馆旧址

  

  

漫步在下黎家坡巷,老房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间的洪流,路遇梅公馆旧址,这幢神秘的房子建立于清末至民国年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相传是一位梅姓富商在此建立的豪宅,融入了些许西方元素在建筑中,使得它更加与众不同。

  

  

历经了年华的蹉跎,如今它已成为别人的居所,庇护着另一家人在此生活,但一砖一瓦,仍旧有属于它的故事。

  

  

斑驳残破的石墙上是时间走过的证据,石门两侧这一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未纨绔少伟男”时时刻刻提醒着也在激励着人们。

  

  

城市总是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发展,高楼林立,城市焕然一新的同时,充满回忆的老地方正在慢慢消失。

  

  

下黎家坡巷这条老街里的往事、记忆、和味道不知在哪一天会淡出我们的视野,趁它还在,踏着春日的清风去走走吧,把这座城市的回忆留住吧。

  

> 你对长沙这座城市有什么样的记忆呢?

  

> 快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