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投资基金、股票等产品的小伙伴留言问“那些上证50、中证500是什么”。原来很多已经在投资理财的小伙伴并不知道那些股指的含义。的确,现在指数的品种越来越多,比如沪深300、沪深500、创业板……恐怕你数不过10根手指。这些指标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质地怎么样?
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些常见的宽基指数。
# 1,沉稳的上证50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个索引的名字知道它的编译方法。
以上证50为例。顾名思义,它是从上海股市中选取50只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股票,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制而成的指数,可以说非常具有代表性。
从其成份股(即组成指数的股票)的列表中,我们基本可以看出指数的风格。
上海证券交易所50只成份股
可以看出,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大多是一些龙头企业。比如白酒行业的贵州茅台,石化行业的中石油中石化,保险行业的平安等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规模非常大,在他们自己的行业中是最好的。正常情况下,业绩不会出现大幅增长或下滑,投机的资金也很少。
这也决定了上证50的波动性比较小,适合看好蓝筹股的小伙伴。
# 2、沪深300的稳步增长
沪深300是沪深股市的300强公司。与上证50相比,其编制规则要复杂得多,包括流动性、市值、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等。
这也是一个跨市场指数,覆盖了沪深市场60%左右的市值,市场是杠杆的代表。
沪深300指数十大权重股
从成份股来看,沪深300的构成与上证50有一定的重叠,所以在风格上,沪深300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上证50的“稳定”优势。
不同的是,沪深300包含的分散公司越来越多,超过了上交所50所涵盖的优秀公司。它包括很多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也有很多规模不够大的公司进入上交所50,所以他们的成长性自然更强。
从业绩层面来看,沪深300的成长空间大于上证50。
# 3,成长中的CSI 500
沪深500指数的编制规则比较简单粗暴。是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和总市值前300名股票,按照总市值选取前500名股票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指数。
它全面反映了中国a股市场一批中小公司的股价表现。
沪深500指数十大权重股
该指数的成份股主要是中小企业,是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一批中小公司股价表现的指数。
从业绩层面来看,这些公司的成长性不错,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沪深300,但稳定性远不如沪深300。适合看好成长型企业的小伙伴。
# 4、创业板指
创业板指选取创业板市场中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100家公司作为样本编制的指数。
指创业板的部分成份股。
该指数的成份股与沪深300和上证50的成份股有很大不同。这些公司的行业非常分散,多为新兴科技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指标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80%以上。
通常市场上很多容易被炒作的公司都来自创业板。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公司规模小,资金需求少,另一方面是这些公司有一定的机会实现业绩的大幅提升,提升空间大。
# 5.摘要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想从增长和稳定的角度对这些指标进行排名,大概会是以下顺序:
成长:创业板>;沪深500 >;CSI 300 &;上证50
稳定性:上证50 >;CSI 300 &;沪深500 >;宝石
具体到投资,还是要看大家的风险和投资偏好。如果想覆盖市场,可以选择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如果看好优质蓝筹股,上交所50指数基金更合适;如果你更关注成长,看看沪深500指数和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