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长春)制造服务外包峰会25日闭幕。中外机构和企业代表认为,数字化进程将推动全球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创新。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峰会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外包化趋势明显加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全球服务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方面,物联网、虚拟现实、3D打印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新的动能,特别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使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制造业通过服务外包整合外部资源的进程不断加快,合作、共享资源、共建生态、共享成果的新商业模式正在深刻改变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模式。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指出,2018年全球制造业服务外包规模约4万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金额超过5500亿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与投资部原主任阿卜杜加德马杜赫在峰会上指出,全球制造业服务外包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制造业对服务投资的依赖度将持续提升,服务贸易的驱动力是数字化,制造业服务外包将向高附加值、高端化发展。
中外行业也关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就和潜力。王炳南指出,中国产业基础全面,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中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合作。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制造服务的大国和大国。“一方面,中国企业外包给国内外厂商的服务业务稳步增长。通过服务外包,中国企业逐渐融入全球创新资源体系,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制造服务外包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器。”
王炳南也举了一个例子。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26.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尝试转型为系统集成商。服务外包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紧密结合。正在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深度融合。制造服务外包正成为中国制造业整合全球资源的重要突破口。
本次峰会取得了多项务实的商业合作成果。师洋咨询、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奥思康生物制药(海门)有限公司等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日本阿多普路有限公司、日本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2家日本企业分别与长春海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春思诺软件签订智能制造及服务外包项目协议。
来源:经济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