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日报
它是就业和民生的基础,也是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生存的基础。近年来,朝阳市认真执行《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着力促进残疾人就业,狠抓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全力做好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全面落实就业援助措施。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帮扶范围,通过组织参加职业培训、鼓励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支持自主创业和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现残疾人就业。一是定期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设立残疾人招聘专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指导、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就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帮助失业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及其家庭就业。二是采取定点培养方式,将特殊教育院校的职业教育毕业生纳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范围,实行先补贴后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愿望,选择参加与人社部门签订协议的培训机构范围内相应专业(工种)的培训,培训合格后给予培训补贴。三是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加大对失业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的就业援助,通过推荐企业就业、开发适合就业困难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助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十三五”期间,为4000多名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介绍等服务,帮助1800多名残疾人就业。其中,锡伯族食品、柏慧燕豆等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472人。
为残疾大学生就业服务。加大对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残疾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1000元求职创业补贴。自2018年以来,共有25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获得了2.5万元的求职创业补贴。支持两名残疾人成为本市创业带头人。其中,凌源市残疾人张的创业项目落户孵化基地,并在第三届“中国双翼创造”创业创新大赛“昆仑杯”辽宁省选拔赛中获得特别奖第三名,作为辽宁省唯一代表,他成为“最光荣的劳动者”
幸福奋斗”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名单。每家残疾人创办的企业都享受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带动一批人就业。全市就业创业扶贫工厂带动13名残疾人就业。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救助政策。积极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社会保障政策。仅2020年,就为15173名重度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51.73万元,为5232名55岁至59岁参保的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86.13万元,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
提供无障碍的办公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对于不能在家做事情的残疾人,通过信息系统或数据共享实现“免申请即时”服务,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劳动楼预留无障碍通道,部分楼层设置志愿者服务岗和无障碍厕所,为前来工作的残疾人提供便利。
今后,我市将继续落实各类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吸引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更多的激励政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