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湖北智慧法院全面实施、全面推进、成效突出的关键时期,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运行机制、解决工作难题的关键时期。针对湖北法院“1234”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应用系统多、参与厂商多、业务交互复杂等特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从源头入手,引入专业第三方评估服务,参与项目建设需求、设计、实施、验收等各个阶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院重要信息系统第三方测评的通知》号文件精神,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信息化评估中心,严格执行GB/T25000.51-2016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依托智慧法院实验室,对湖北法院“1234”工程40余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信息系统质量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在项目建设的需求和设计阶段,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托客观、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服务,完成了12个待建信息系统23个文件的审查,其中需求文件12个,概要设计文件11个,发现文件问题218个。问题类型有与招标文件不一致、描述模糊、与法院实际业务适用不一致、编制不规范等。根据《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1234”工程项目建设指南》的要求,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及时督促承包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系统建设源头把握需求方向,通过预评估服务对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了整体规划设计能够落实到各个系统的需求方案中,实现了“早发现、早修复问题”,规避了项目建设风险,降低了实施成本,保证了项目建设过程的准确性。在项目实施验收的下一阶段,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继续严格执行“不测试、不上线、不测试、不验收”的原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要求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项目要求,对所有在建项目自主设计检查点,严格要求功能、可靠性、易用性、信息安全性、性能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兼容性,确保评估工作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公平性。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聚焦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突出以应用实效为目的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导向。利用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信息化评估中心提供的第三方评估专业服务,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管控,使各阶段建设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评得准”,也为湖北法院“1234”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保障机制。
智慧法院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随着智能化应用的广泛部署,大数据技术、中台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法院信息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方评估作为司法科技创新守护者和监督者的作用日益重要。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继续通过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督,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思路,优化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全面指导“十四五”期间湖北法院信息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