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节,我和父母开车去35公里外的农村老家拜谒。我父母今年都74岁了。我的父亲出生在河南省滑县四涧坊乡大芬村。我祖母那一代去世的人都葬在他们的农村老家。我们三个8点刚过就到了村里,街上摆满了卖祭品的摊位,生意非常红火。(李刚)
母亲下了车,开始买祭品,比如元宝、纸钱、卫生纸。十几块钱买两个大塑料袋,用了不到五分钟。
祖坟就在大芬村北边,以前离村子很远。现在房子已经建在坟墓附近了。父亲从家里拿了铲子,母亲拿了她刚买的祭品。他们一起走向祖先的坟墓。
今天早上,有人去坟前烧纸,我父亲在余烬燃尽前当了临时消防员,用铲子用土把火扑灭。父亲说他把树种在这个祖坟里。最早的柏树已经有50年了。他不想火炬树被烧死。
父亲灭火后,开始从南到北给祖坟添土。最北部的祖先辈分最大,90年代去世的奶奶葬在南部,辈分相对最小。
母亲把两个大塑料袋分发给十多个坟墓。
为了不发生火灾,每个墓中只有少量的祭品,然后我会一一点燃,直到确定燃烧后不会留下火花。
火完全熄灭后,74岁的父母跪在每位祖先的坟前,磕头四次。我只在外婆坟前撞了头,其他祖先都幸免于难,我爸妈也没怪我。
祖坟的北面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有近千年历史的家乡大芬村一直在进行墓葬。这里之所以看不到坟墓,是因为祖孙相隔很多代,坟前没有人添土,坟墓自然会消失,所以现在农田里的坟墓很少。
据说清明上河图祖坟添土、烧纸祭拜的习俗不仅存在于河南省,在我国山东、河北、湖北、福建、陕西、山西、湖南等多个省份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