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女人退休后学点啥最好,退休创业成功案例

  

  1991年,顾克礼来到扬州农科院当教授,研究推广小麦、水稻栽培技术半辈子。这期间,顾克礼写了一篇24万字的日记,字里行间透着他对农业的热爱。   

  

  2011年,顾克立退休。该养老了,但他想实现一个愿望——在扬州市小荠镇种水稻。   

  

  顾可立曾经插队下乡的小荠镇,从他的青春经历中充满了亲切感。然而时光荏苒,这里的农民种植水稻还很原始,产量低,价格低.   

  

     

  

  更重要的是,研究大米几十年的顾克立深知,大米巨大消费市场的背后,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更绿、更健康,而不是吃饱穿暖。   

  

  由此,顾克立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小荠镇的农民,让他们种植出优质的水稻,在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然而,村里没有人想和他一起种水稻。   

  

  创业路上 困难重重   

  

  属于当地稻麦两熟地区。在种植水稻的季节,农民们在割完小麦后忙着耕地和插秧,开始种植水稻。   

  

  让农民接受新技术不会一蹴而就。顾克立想先给大家看看。他承包了300多英亩土地,但他的做法完全不同。水稻种子在小麦收获前三四天直接撒入麦田,而不是插秧或翻耕土地。小麦收割后,留高茬,将麦秸切碎还田,然后向田里灌水,让水稻种子发芽。   

  

  顾克立的种植方式是“小麦套种水稻”,是种好水稻的典范。   

  

  他信心满满,等待着收获。   

  

  没想到的是,第一年种水稻的时候,收割的时候,田里的杂草疯长,一点好米都没有,直接减产一半。这个结果让顾克立难以置信。   

  

  Tips:   

  

  杂草稻是一种具有杂草特征的水稻。穗长穗稀的杂草会影响周围的水稻,正常的水稻长不起来。   

  

  其实杂草稻就像杂草一样,它的田里或多或少都会长出来。   

  

  顾可立田里的杂草稻真是疯了。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为了种植优质水稻,没有使用除草剂。但这块耕地肥力太差,稻田里产出的“杂草稻”太顽固,导致“杂草稻”大量出现。   

  

     

  

     

  

  然而,农民不理解这个问题。一时之间,谣言四起,“教授盲目种植”的谣言满天飞。尽管如此,顾克立仍然不放弃。这个时候再怎么辛苦,也没有他第一次插队时的艰苦生活辛苦。   

  

  顾克立决定继续种植。这一次,他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先改造耕地,提高平整度,控制留在田里的杂草和稻种,让它少发芽。   

  

  然后,稻种被撒到麦田里。秸秆还田有利于保墒和出苗。随着时间的推移,秸秆逐渐分解转化为养分,可以改良土壤。这样一来,后期水稻的根系依然健壮,保留了更多的绿叶。   

  

  到收割水稻的时候,其他农民已经排干了水,收割了水稻。顾克立将继续灌溉,让水稻生长20多天。这样既延长了水稻的生育期,又能使籽粒得到充分的填充,使水稻中的有机质转化得更高,也改善了水稻的口感。   

  

  顾克礼给用这种方式种植的水稻起了一个名字,叫“麦稻”。2013年“麦稻”收获颇丰,亩产达800多公斤。   

  

     

  

  大米再好   

  

  无人懂依旧是卖不出去   

  

  正常情况下,大米加工时,要打磨两三遍。生产后,大米又白又亮,更容易销售。   

  

  然而,曾经的耕耘者顾克立对水稻的生物学特性非常了解。他只要求加工厂给他的大米抛光一次。不太抛光的米饭看起来很暗,有点黄。   

  

  Tips:   

  

  大米的黄金角是大米的胚芽。经过两三次打磨,米的胚芽会被磨掉,缺了一个角。只抛光一次的大米保留了部分胚芽,可以使大米留下更多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成分。   

  

     

  

  一切都准备好上市了。顾克力的价格比普通大米高三四倍。为此,他特意选择了中高档小区附近的粮店卖米,却没人理他。这是给顾克立的。   

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米发黄,价格还高,这不在消费者的常规认知中。要想把大米卖出去,首先要扭转消费者的认知。

  

为了俘获客户的心,顾克礼将大米分成小包装赠送客户,同时在粮店附近搞起了试吃品尝的活动。

  

试吃之后,大米的口感一下子就征服了很多客户。口碑相传,信誉度高了,市场自然而然就打开了。仅半年时间,顾克礼的大米就逐渐在扬州市的四家粮店和一家直销超市铺开销售。

  

  

销售再受冷遇 该如何破局

  

销售越来越好,有了底气的顾克礼打算种植更高标准的大米。他拿出50亩稻田,养起了鸭子。鸭子可以在稻田里除草、除虫,鸭粪还是天然的有机肥。

  

不施肥、不打农药种出来的鸭稻米,顾克礼定价更高。可一上市,又被打入了冷宫。整整半年,因为价格高,根本无人购买。

  

顾克礼只好先暂时下架,把鸭稻米的信息发布在网上做宣传。

  

惊喜总在不经意间,2017年,竟然有人主动找上门儿来谈合作。

  

陆宏是上海一家珠宝行的负责人,手里很多私人订制珠宝的客户,需要给他们送伴手礼。同时,也在给一些银行等企业做大宗采购。

  

他在网上偶然看到了鸭稻米的内容,实地调研后,发现顾克礼的专业与大米的品质非常好,符合他客户定位,就痛快地跟顾克礼达成了长期合作。

  

钻研了大半辈子稻米技术的顾克礼,一下子被这个珠宝商打开了思路。无论水稻价格高低,要想卖出去首先要找对销售渠道。

  

  

这次,顾克礼改成了线上销售,瞄准一线城市。同时还联系到金融企业、素食圈等高端消费群,顺利把30多元一斤的鸭稻米卖了出去。

  

不仅如此,顾克礼还把脱粒后的杂草稻再加工变成糙米,瞄向粗粮的小众消费者销售出去,又多了一份收入。“麦稻米”、“鸭稻米”及红糙米,让顾克礼一亩稻田的收益是普通稻田的三到四倍。

  

  

如今,顾克礼的心愿终于达成,他把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小纪镇的农户们,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他总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在这辈子最喜爱的农业方面,继续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