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的“跟随”,第一时间获取科技信息、技能策略、产品体验。我会私信回复“01”,给你一个玩电脑技能的礼包。
\ -
12月11日,工信部表示,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2021年新法规版本。
随着新规推出,2018年的规范条件也将废止。
肖磊了解到,新规要求企业在电池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电池安全检测等方面具备相应的检测和控制能力。此外,《规范条件》要求,
消费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不小于23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不低于180Wh/Kg,聚合物单体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不小于500Wh/L,500次充放循环后依旧能保证80%或以上的电池容量。
储能单元电池的能量密度应不低于145瓦时/千克,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应不低于100瓦时/千克,在50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应保持在80%以上。此外,新规对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含量要求也高于2018年。
qvj2l q49k 0/3c 2e E8 ca 3 FD 047 d9 a 75 C1 db 6 b 6 BC 5 ede /
钛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目前被认为是可以替代锂电池的两个方向。一方面,原材料更易获得,制造成本更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但是,这些技术一般都会遇到同样的麻烦,那就是它们的电池密度和寿命周期无法与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竞争。据报道,在相同体积下,钠离子电池的平均能量密度比磷酸亚铁锂低20%。
想要完全替代锂电池,那么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能要到200Wh/Kg以上才行。
无论如何,工信部的新规可以推动锂电池行业的进步。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可以消费更安全、续航更长的产品。肖磊期待后续电池技术的发展,如果能降低成本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