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请你喝奶茶。我今天刚学会一种新饮料。真好吃……”
“没事,你先忙,别管我们……”
目前,热情迎接检察官的女孩名叫小华。从她脸上的笑容,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谁能想到这就是半年前带着愁容来到“莎姐”心理咨询室的那个女孩。
短短半年时间,重庆市云阳县检察院通过综合司法救助,帮助女孩减轻生活压力,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让她重新成长。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经历什么?我们必须从那次谈话开始.
司法救助
为她一路“护航”
2021年2月,云阳县检察院“沙姐”检察人员在医院心理咨询室第一次见到刑事被害人小华。交谈中,她发现眼前的孩子迷茫无助,一定承受着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压力。如何走进她的内心?她如何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带着这些疑问,方爽决定在她家“坐一坐”。
原来,小华的母亲在2017年的一次事故中去世,父亲王强(化名)病重,语言能力丧失。他常年卧病在床,不能自理,由奶奶照顾。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父亲的低保,生活非常困难。
“找到了疑点的源头,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小华一家的实际问题……”方爽在与助理张丹讨论案情时表示。
下午,方爽和张丹再次来到小华家,帮她准备申请司法救助金的相关手续,还为她开启了司法救助的“绿色通道”。不到一个月,小华的家人申请了4万元的司法救助金。
小华的实际困难已经告一段落,但她的心理健康也是检察官一直关注的问题。为此,方爽提出利用认知重建和理性情绪引导技术,让小华放下“心理包袱”,重拾生活信心。通过三次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小华终于打开了心扉,摆脱了心理压力。
户籍迁回
让她落户“回家”
小华的实际情况完全符合无人陪伴儿童救助范围,但为什么没有享受到相关政策保障?“办理一个小案子,不能‘办了案再做判决’。”作为一名从事浑浑噩噩工作六年的“沙姐”检察官,方爽决定全力以赴。
在调查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小华已随母亲定居湖北。母亲去世后,小华独自生活,奶奶多次试图将小华的户籍转回云阳。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证据证明小华与王强父女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亲子鉴定是必要的。
但是,对于小华的家人来说,亲子鉴定只是听说过,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更别说小华的家人拿不出几千块钱的鉴定费,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征求相关领导同意后,方爽主动联系司法鉴定中心,帮助小华父女做亲子鉴定,鉴定费用由检察机关承担。2021年3月,方爽将亲子鉴定报告交给了小华和家人。
“谢谢你,检察官!有了这个证明,我孙女的户籍就可以顺利转移了。”小华的奶奶激动地握着检察官的手久久不放,诉说着她的感激之情。
为了办理户籍手续,在那段时间里,他们先后调到了云阳县龙角镇和湖北省白洋镇。4月19日,传来好消息,小华终于安定下来,顺利回家了!同时,这也帮助她落实了与无人陪伴儿童援助范围有关的事项。
检察建议
帮她变更“监护”
王强身患重病,不能自理,无法有效履行对小华的监护责任。为了有效维护未成年小华的合法权益,他需要更换监护人。
一个合适的监护人不仅要有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还需要得到小华的认可。在充分听取意见后,医院向其居住的居委会派出了一名变更监护人的检察建议,当地社区实地了解了小华的家庭情况后,指定其祖母为小华的临时监护人。
“让我们看看你。现在生活学习怎么样?”
“没事。每天放学后,我都来做小时工补贴家用。我父亲由我祖母照顾。谢谢你。我们家的一切又开始了……”
这是科巴纳瓦检察官沙杰在回访时的谈话。从她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她的感激,看到了她久违的笑容。(重庆市检察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陈艳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