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handler/5c 7e 0 ACD-e4fe-43 F5-bb2f-a73 fdb 18 c 808 '/
为什么说发展副业是一种刚性需求呢?
十年前,有一部商业小说《圈子圈套》在职场白领中流传。它的作者王强是一家外国公司的高管,这在当时非常流行。当时我们公司邀请他做内部培训。在课程中,王强老师认为相比于民营企业的“多才多艺”人才,外企的专业化机制可以让人才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同等职位外企员工的含金量远高于民营企业。然而,
时过境迁
面对中年现象,外企的螺旋式员工无论是创业还是再就业,都很难与复合型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员工相抗衡。因为苦难,很多民营企业的员工已经知道一份工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因为据统计,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再加上激烈的竞争等因素,很多员工下班后往往会尝试涉足各种副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只要他们持之以恒,就很有可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旦主业面临变化,副业很容易转为主业,从而化解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避免财务问题。
做什么样的副业能赚钱呢?
答案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禀赋和资源都不一样。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由于地域差异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是基于自己的核心技能和能力,比如编程和设计。有一些产品上的差异,比如把义乌小商品卖到北方或者把东北特产带到南方,还有我身边的一些风险投资家朋友,他们直接设计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开辟下班后的融资之路(也是一种乐趣)。一个真实的例子,澳大利亚有一个90后国际学生,以前在幼儿园工作。度假回国后,他看到国内互联网创业如火如荼,与澳洲枯燥的环境不同。于是他经过研究,将其中一种商业模式复制到了澳大利亚,并在中国筹集了资金,实际上估计有几亿美元。虽然创业之路漫长,但阶段性成果不能过早下定论,
能够让你赚钱的事情不一定会让你感到痛苦,但一定是你的兴致所在,唯有如此才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