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南宁市青年创业者联合会成立,义乌创业者联合会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我已经扎根义乌了!”不同于刚来义乌时的迷茫和无知,现在的徐嘉苇不仅生活更加充实,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目标和信心。   

  

  徐嘉苇的家乡远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焦玲乡。10多年前,他跟随父亲徐树荣到义乌当地劳动部门工作。“当时,我在一家化妆品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因为觉得工作强度太大,没干多久就辞职了。”徐嘉苇说,在那之后,他换了七八份工作,但他没有工作很长时间。“我在车间做过打孔机,在网吧店做过店长,但没有坚持下来。”   

  

  徐嘉苇一度有点气馁,走走停停的工作状态也让义乌负责对接的帮扶干部看向他,并主动找他倾诉心事。“肖旭,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在这里,有很多关于“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和“用几十块钱的布鞋谈几百万生意”的创业故事。只要你肯努力,就有机会。”当徐嘉苇听到干部们这样说时,他受到了鼓舞。   

  

  “据说‘先被提拔和赏识’,你希望雇主开出什么价格?首先,你应该问问你的技能值多少钱。”徐嘉苇逐渐意识到,要想在义乌扎根,关键在于他肯努力,在于他的“独门绝技”。   

  

  抛开浮躁,徐嘉苇开始“充电”——他瞄准冲床冷锻成型加工技术,不断学习钻研,每天抽出时间总结操作技术,甚至睡前练习动作。在业余时间,他还自学了各种技能,比如电子商务销售和表单设计。“更多的技能可以让他更‘辣’。”徐嘉苇笑了。   

  

  好事多磨和徐嘉苇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现在是义乌四达工具冷锻成型岗位的技术工人,月薪近万元,是刚来义乌时的10多倍。不仅如此,他还在义乌安家。   

  

  在徐嘉苇看来,他无疑是幸运的。“被义乌的活力和温暖感染,我在这里学到了技能,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这就是义乌带给我的改变。”   

  

  目前,他正在计划一个新的计划——他和妻子会努力存钱,希望在义乌买房,和老人一起生活。“只要你肯努力,我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03010(2021年8月24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