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形式,熊彼特认为创业者就是创新者

  

  来源:南方日报   

  

  “共享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8中国互联网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47%,用户超过7亿,服务商约7000万,独角兽企业31家。《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渐呈现出领跑全球的趋势。   

  

  如果要找出共享经济最大的亮点,那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引领了一股波澜壮阔的创业浪潮。从2011年开始,每隔一到两年,一些领域就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比如2011年至2013年,一波以线上短租为主的住房共享创新诞生。2013年至2015年,与各路资本发生了一场网络烧车大战;2015年到2016年,出现了直播短视频、单车分享等知识分享的创业潮,从2016年开始突然从高潮到低谷。此外,还有制造业共享、劳动力共享、科研资源共享等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创业浪潮,以其犀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搅动了原本的商业格局,重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有人总结,共享经济是当前最活跃的新动能,体现了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   

  

  但如果要总结分享经济的一些教训,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分享经济产生了许多“泡沫”,造成了虚假繁荣。以自行车共享为例。就在去年,它“走红”了,一眨眼就遭遇了寒冬。为什么呢?是因为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资本竞争,甚至采取恶性补贴抢占市场,却忽视了技术、产品、服务的提升,看不上与本土管理的磨合。还有一些“共享经济”,只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炒作概念,比如共享宿舍、共享衣服、共享马扎,其实都是人为的“伪需求”。还有一些“共享经济”的概念,肯定是叫颠覆传统,态度很激进。然而,他们忘记了传统产业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果不尊重、不理解甚至敌视传统,很容易关起门来造车,白飞,制造空中楼阁。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提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就是创造性破坏”,这被很多企业家奉为圭臬。事实上,我们只看到了一个,而没有看到另一个。破坏只是表象,重建才是本质。很多分享模式,即使带来片刻的新鲜感,回想起来也不过是鸡毛遍地。我们要吸取以前的经验。首先,共享经济不是传递包裹的资本游戏。它不应该浮在概念之上,而应该深入到需求之中。其次,共享经济要尊重行业本身的规律。”人不能把头发拉到天上去”。同样,无论是共享还是“互联网”好,都必须与相关领域的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催生新经济、新动能。   

  

  当前,共享经济仍是出路,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共享经济某些领域的“滑铁卢”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反思机会。共享经济当然要鼓励,但其中的“泡沫”和“虚火”也要积极清除。如果你只想玩概念,赚快钱,猪就会飞到迷信的上空。潮水退去后,你会发现你一直在裸泳。(帮助   

  

  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