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由于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华北地区的降水通常是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最为集中的时段,被称为华北雨季。华北雨季降水强度大,时空分布不均,可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同时,受季风气候影响,华北地区不同年份雨季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强度变化也较显著。
今年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期长 雨量偏多1倍
华北地区的雨季从今年7月12日开始,比常年(7月18日)提前了6天。9月9日结束,比正常晚22天(8月18日),雨季持续59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长(仅次于1973年的60天)。今年华北雨季,平均降雨量为276.4毫米,比常年(136.0毫米)高103.2%,为1961年以来的第三高(仅次于1988年的311.9毫米和1996年的309.5毫米)。
2021年7月12日至9月8日华北雨季监测区日平均降水量
今年华北雨季期间京津冀晋四省(市)气温和降水特点
整体气温偏高,空间分布东北低西南高。华北雨季,京津冀四省(市)平均气温23.7,较常年偏高0.1。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中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东北部气温偏低0.5 ~ 1。河北中南部和山西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山西中部偏高0.5 ~ 1,局部偏高1 ~ 2。
华北雨季京津冀平均气温异常分布图
一般降水较多,东西部空间分布较少。四省(市)平均降水量325.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5.7%,为199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其中北京(517.2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大,河北为第五大。从分布来看,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东南部的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0%至1倍,局地降水量偏多1倍以上。山西中西部降水偏少2 ~ 50%。
华北地区雨季京津冀晋地区降水异常百分比分布图
非常强壮。京津冀四省(市)36个市县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北京顺义(223.3毫米)、山西永济(111.5毫米)超过当地历史极值。连续降水日数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的市县有33个,其中河北丰南(11天)、唐山(11天)、天津宁河(11天)均超过当地历史极值;42个市县连续降水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山西平顺(321.8毫米)、灵川(220.2毫米)超过当地历史极值。
今年雨季期间华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评估
累积降水量大,暴雨日数多。华北雨季期间,京津冀晋地区暴雨日数平均为1.5天,为1961年以来第七高。雨季期间,我国北方有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7月10-13日和7月24-30日过程对华北影响明显,降水集中在7月11-13日和7月29-30日。
7月11日至13日,华北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累计降水量一般在2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华北东部和南部地区超过100毫米,京津冀四省(市)50毫米及以上的累计降水覆盖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受此次降水过程影响,7月13日,海河流域滦河被淹,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农作物受灾,造成一定的灾害损失。
2021年7月11-13日全国降水量分布图
华北西部发生阶段性气象干旱。自7月以来,华北西部的降水量减少了
遭受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地方很多,局部灾害影响较重。雨季期间,华北不少地方受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河北省受灾损失严重。其中,8月13日至15日,河北承德、保定6县(市)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编辑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