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大多数人眼里,家装行业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线下的传统模式,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家装行业和互联网必然会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家装会是什么样子?家装行业应该如何发展?本文聚焦家装产业化,推荐感兴趣的伙伴阅读。
谁会是互联网家装的接受者,或许是目前每个从事家装行业的人都在思考的话题。有人觉得是一体机,有人觉得是组装的,也有人觉得是数字化的。
在我看来,无论未来谁来接手互联网家装作为新的出路,有一点是肯定的:家装产业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或许,正是因为家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趋势,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家装产业化上,试图通过加入家装产业化的洪流来获得新的发展红利。
因此,以家装产业化为底层逻辑的家装新进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的确,当互联网红利不复存在时,互联网家装作为一种模式,正在进入寒冬。
曾经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也进入了冰窟,就连那些统领互联网家装的平台也开始遇到了困难,就连上市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也不例外。
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新的出路取代互联网家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仅仅把互联网家装的接受者视为与互联网家装一样的存在,而不学习互联网家装的经验教训,不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那么所谓的家装产业化终将成为一个概念。
所以,要想让家装产业化有所作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互联网家装为鉴,修正家装产业化的衣服,真正告别所谓的家装产业化概念,真正给家装行业带来新的变化。以此为开端,家装行业的进化才能真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1.互联网家装,家装产业化的“镜子”
即使在当前背景下,仍有部分人执着于互联网家装的理念,甚至用家装产业化的理念来更新互联网家装的生活。仔细想想,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在互联网家装时代,人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只需要把互联网家装平台做得足够大,有足够的流量。这就是互联网家装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如此多人参与互联网家装的根本原因。
虽然互联网家装模式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规模经济,但它可以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的是,互联网家装模式是建立在强大的流量规模优势之上的,没有流量的支撑,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必然会陷入困境。这就是互联网家装会走进死胡同的根本原因。
当家装产业化时代开始,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不是用家装产业化来更新互联网家装的生活,而是以互联网家装为鉴,修正家装产业化的航向,真正把家装产业化的发展带离互联网家装的死胡同。
只有这样,家装产业化才能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以互联网家装为镜,可以看到当前家装行业正在发生以下变化:
平台的天花板逼近,产业的蓝海亟待开拓。
如果我们为互联网家装寻找一个注脚,那么它与其他互联网模式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通过平台模式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匹配对接,但是
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家装平台模式实现上下游产业对接是有益的。但是,随着信息供给的逐渐丰富,尤其是平台模式成为标准,盲目利用平台模式提升家装行业效率仍然成为一种妄想。
再加上家装行业本身的流量高峰,平台模式的红利是一点一点跑干净的。
可以说,当前家装行业正经历着互联网家装平台模式天花板逼近、各种模式和概念频频出现的混乱发展状态。这就是现在家装模式这么多的根本原因。
无论有多少模式,无论有多少概念,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回归家装行业本身,在行业的蓝海中寻找家装行业的新天地,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话题。
所以,以互联网家装为镜,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回归行业,以行业为新蓝海,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得不放弃认为行业被视为新的流量入口的想法。只有这样,家装产业化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
一切脱离家装产业的探索都是妄谈。
当互联网家装的红利不复存在时,我们看到很多玩家开始致力于新家装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无论是家装与新零售的结合,还是家装与数字化的融合,我们都能看到很多概念开始衍生。
对于习惯于制造概念的人来说,涌现出这么多概念,一方面反映了互联网家装的彻底退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目前家装行业发展环境的焦虑。
无论是什么样的新家装模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新家装物种,我们都应该知道,以产业为核心,回归是必要的。
家装产业。如果我们脱离的家装产业本身,甚至像互联网家装一样脱离家装产业而独立成为一个行业,那么,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必然会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
以互联网家装为镜,我们得到了另外一个启示是,一切从家装产业本身出发,一切以家装产业为内核。无论是再新奇的模式,无论是再创新的技术,一切都要以家装为核心。
只有真正做到了以家装产业为核心,我们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家装需要的是产业变革,而不是营销新方式。
说到底,互联网家装其实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它将传统意义上的以线下为主导的营销方式迁移到了线上,实现了一种更加简单、快捷的营销。
有了互联网家装,人们不再像以往扫楼,扫小区,打电话那样营销,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以获得用户。
如果深入分析互联网家装给家装行业带来的改变,我想更多的是给家装行业传统的营销方式带来的变革,而给家装产业本身并未带来多少的改变。这一点,在零售行业同样有所体现。
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电商成为零售的代名词。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业已成为人们线上购物的主要渠道。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商本身并未真正改变上游的生产制造行业,而是仅仅只是改变了生产制造之后的商品营销和推广的方式。对于互联网家装来讲,同样如此。
互联网家装仅仅只是带来了营销方式的改变,但并未真正给家装产业本身带来深度变革。从这一点来看,以互联网家装为镜,我们得到了另外一个其实就是,家装产业化应当是以产业变革为追求,而不是以营销方式的嬗变为目的。
以互联网家装为镜,我们可以看出当下的家装产业化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装产业化,充其量只能算是互联网家装的延续。规避掉互联网家装的陷阱,真正以家装产业化为发展新方向,才能真正让家装产业化带入到产业化的发展轨道,而不是沦为互联网家装的新外衣。
# 二、回归产业:家装产业化的蜕变之道
无论是哪一种家装产业化的新模式,跳出互联网家装怪圈的关键在于还是要回归到家装产业本身,通过回归产业放弃平台思维,通过回归产业改变营销逻辑,通过回归产业引发产业变革,从而真正让家装产业化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家装需要的是融合,而非割裂。
在互联网家装时代,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家装模式,有些是从施工切入的,有些是从供应链切入到,有些是从社交切入的。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互联网家装模式,它们都一个非常明显地特点,即他们都没有真正让家装成为一个产业,而是让家装成为了有诸多产业,诸多流程简单相加的「一盘散沙」。
可以确定的是,这种以不同的流程、不同的环节为界限的互联网变革,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家装行业的蜕变的。因为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家装行业并不是一个行业,而是有不同的流程与环节简单相加在一起的「散兵游勇」。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家装行业,其实与传统的家装行业并未有太多差别。
如果一定要找到差别的话,或许,仅仅只是将营销方式从传统的以线下为主,转移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以线上为主而已。
当家装产业化时代来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家装真正当成一个产业来看待,把家装真正当成是一个整体来看。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实现家装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在家装行业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家装产业化的新时代。
其次,家装需要的是一元状态,而非二元状态。
的确,我们现在看到了诸多玩家都在布局家装产业化;的确,我们现在看到了诸多玩家都在布局家装数字化。然而,如果还是站在二元的思维,二元的逻辑上来看待家装产业化的新变革,那么,所谓的家装产业化依然是没有跳出互联网家装的发展怪圈的。
当家装产业化的大幕开启,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要摒弃互联网时代的二元状态,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以平台为大的发展状态,真正回归到以家装行业为核心的一元状态里。
所谓的一元状态,另外一种表述就是去中心化。通过将互联网家装时代所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中心彻底瓦解,真正让家装行业回归到家装本身,从而获得更多新的发展新机会。
笔者认为,在家装产业化时代,并不存在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技术公司和家装公司这样泾渭分明的称谓和状态。每一个家装产业化的玩家都是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它们对外的呈现并不是所谓的平台,而是一个完整的家装产品,一次完美的家装服务。
第三,家装需要的是产品服务,而非撮合对接。
撮合和对接的存在,仅仅只是在产品和服务不够完美,抑或是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才有存在的意义。互联网家装之所以会存在,同样是遵循这样一种逻辑。对于家装来讲,供求的不对等、不平衡,始终都是困扰它的主要问题,这是互联网家装模式之所以会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
家装产业化时代,真正来临的一个条件就是家装行业本身不再需要撮合和对接。家装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足够丰富化,足够精准化。
如果我们寻找回归家装本身的第三个关键的话,那么,回归产品和服务,将家装产品和服务做到足够多,足够大,足够精准,这才是家装产业化玩家真正应当做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并不会见得每一个家装产业化的玩家都可以做到,甚至还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异想天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有大的道理,小有小的好处。
哪怕是设计环节,哪怕是一个施工步骤,只要我们能够把它做成一个精品产品和精湛服务,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撮合和对接,就可以与用户实现精准的对接。
基于这一逻辑,家装产业化的另外一个发展之道就是要摆脱平台思维,回归产品思维,真正把家装做精,做实,让撮合和中介的存在不在有意义。当我们不再需要撮合和对接,当我们实现了家装供给与需求的高度对接的时候,那么,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式样的家装模式便不再有存在的意义,跳出互联网家装的陷阱,便不再是一种妄想。
# 三、结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家装产业化的身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到家装产业化的布局当中。然而,这并未掩盖他们对互联网家装迷恋的现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之所以会投身到家装产业化的浪潮里,依然是在试图用家装产业化为互联网家装续命。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并不能够真正带来长久的发展,甚至还会丧失家装产业化的大好机会。只有真正回归家装产业本身,只有真正放弃对互联网家装的幻想,家装行业的进化才能有所起色,才能有所突破。
##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