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美国创业天才,外国著名的创业者

  

  2008年1月,一个35岁的年轻人在北京自杀的消息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他的名字叫毛聊天。虽然他只有初中文凭,但他是个天才少年,14岁就能设计软件,还能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他也是一个23岁的年轻商业人才,光是创意和技术就价值6000万。   

  

  10年前他说最不能接受的行为是自杀,但10年后他选择以这种方式离开。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他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我们来说说,毛1983年出生在北京,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从小学第一次接触到电脑,就和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但是毛在电脑上花了很多时间聊天。为此,他每天晚上把睡眠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每天早上5: 30起床,骑10分钟的马去学校努力学习,下午5: 30放学回家,晚饭后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摆弄电脑,直到12点才睡觉。   

  

  然而,他不只是简单地喜欢它。他在谈论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同学还在练习用键盘打字,他打出来的字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此时的毛聊天还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   

  

  除了发表专业文章,他设计开发的小软件卖了几千块钱,比当时北京一般人的月薪还高。因此,他也获得了“计算机天才”的美誉。   

  

  虽然他每天都在摆弄电脑,毛聊天也不是“书呆子”。生活中喜欢嘻哈风格的衣服,思维方式也有点野,思想也比同龄人成熟,所以更愿意和比自己大的人打交道。   

  

     

  

  他经常和比自己大七八岁,已经工作过的年轻人在网上聊天。听着他们创业的想法和经历,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经常给出一些精妙的建议,以至于有网友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少年,看到他下线后,还在电脑上自言自语。   

  

  这样的天才应该和其他天才少年一样,走上科研之路,但聊完天就跟不上学习了。   

  

  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的毛有一次聊天。因为地理考试总是不及格,他在父母的反对下,固执地选择退学回家。   

  

  虽然他只有初中文凭,但他一点也不在乎。他认为他不用上大学,仍然可以凭借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做出一番事业。   

  

  2000年,毛辍学后聊得很开心。17岁时,他成为亚洲最年轻的通过微软和思科认证的计算机。   

  

     

  

  有了这两个优秀的证书,他轻松找到了一份月薪3600元的工作,比普通大学生高多了。   

  

  然而,高薪并不是毛聊天的目标。他的理想是创业。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频繁换工作为创业做准备,从IT行业到传媒行业和行政单位,从研发;从设计到营销和节目制作,他什么都尝试过。   

  

  几年时间,他在10多个单位工作,期间还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做外包研发项目。最终,他不仅吃了很多苦头,还损失了自己设法存下的20多万积蓄。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看到了各行各业的门道。   

  

  毛聊天,在积累一点经验和人脉的同时,也在等待破茧的机会。其实对于创业项目,毛聊早就有了一个完美的想法。他设想将游戏中的场景从线上还原到线下,让玩家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各种游戏角色。   

  

     

  

  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开创过这样的先例。毛聊对这个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但前期投入太大,需要等待有缘人和他一起实现这个梦想。   

  

  2004年底,这个有缘人终于出现了。毛聊了聊,认识了一个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国企老板,然后和他交流了一年的项目想法。没想到对方听了之后还挺感兴趣,当即决定和他合作做这个项目。   

  

  终于,我的梦想实现了,在职场磨砺了几年的毛兴奋地聊了起来,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投身于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创业。   

  

     

//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8ebf75d1c7a4ce481b8c1c1b332d072' />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2005年国内首家真人实景游戏公司Majoy成立了,合作方计划在整个项目中投资3个亿,茅侃侃凭借创意和技术获得了20%的股份,而且由他出任公司的首席架构师和CEO。

  

按照茅侃侃的设想,公司在正常运营5年后,每年的盈利将会达到惊人的15亿,而此时的他,按照公司股份的比例也已经有高达6000万的身家了。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毫无身世背景刚出来创业就登上了这样的高点,而且还只有初中学历,茅侃侃身上的诸多亮点很快便吸引了媒体目光,随后而来的各方关注让他在创业之初就体验了一把做名人的感觉。

  

他先是登上了《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接下来又应邀成了央视《对话》节目的嘉宾,同时出现在节目上的还有后来蔚来汽车创始人之一的李想、风云资本的高燃、康盛创想的戴志康,4个年轻人作为80后创业者中的风云人物,一经推出便瞬间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创业梦想和激情。

  

  

节目播出后,茅侃侃成了很多年轻人想要效仿的偶像,有很多在校学生找上门来,想退学和他学习如何创业,不过茅侃侃自知这并非一条常人能走的路,于是把他们统统拒之门外。

  

不过就算如此,茅侃侃还是在各类采访的加持下,彻底火了,但可惜的是,他没像其他的天才少年那样,随着人气的增长事业也顺风顺水起来。

  

反而,随着名气的增加,茅侃侃的事业走起了下坡路,设计的产品不过关,迟迟无法上市,最后搞得所有人为他买单。

  

不仅如此,他还越来越融入不了国企的工作氛围,严苛的制度和冗长的流程,都让他难以适应。

  

久而久之,茅侃侃也越来越苦闷,甚至在2008年的一次访谈节目中,他还坦诚自己压力很大,不过随即他又表示自己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以自杀来对抗压力,他自认为有能力承受住一切。

  

大概那时候,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竟然会以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吧。

  

  

2009年,原来和茅侃侃合作的那位国企领导退休后,他和新任者之间的磨合始终不太顺畅,再加上工作中的各种不顺,情绪积压已经的茅侃侃终于爆发了,决定不干了。

  

随后,他辞去了公司所有的职务,重新回到了单打独斗的状态。事后,茅侃侃表示,自己的情绪容易被个性影响,习惯了直接激烈的表达方式,这与国企的风格完全格格不入,选择离开也许更合适。

  

可能茅侃侃在创业路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吧,他离开后没多久,Majoy就一步步走上了正轨,利润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如果当年茅侃侃不是那么冲动,或许他后来的结局也会被改写,只可惜没有如果。

  

  

  

离开Majoy的茅侃侃静下心来,把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和创业经历写成了两本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和《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

  

茅侃侃在书中以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这些内容一经发表,便吸引了年轻读者的关注。

  

在此期间,茅侃侃还投资了两个项目,不过折腾了一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13年,朋友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电竞公司GTV。

  

新行业、新挑战,茅侃侃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他欣然同意。不过,汲取之前失败的教训,这次他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是,只负责业务方面的事,不再参与公司的管理工作。

  

和第一次创业相同的是,开始一切还是非常顺利的,有了他的加入,GTV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1400万的利润,不但比头年翻了四番,而且业绩在当年的全行业中排名第一,同时GTV快速发展的势头还让一家上市公司有了收购意向。

  

  

这对GTV来说,意味着背靠资本市场的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不过让人没料到的是,在签订完收购协议后,对方却因财务造假等一系列经济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收购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收购案失败后,2015年初,茅侃侃再一次因为和合伙人之间的不和睦,选择了离开。“一个人无论做出多少件事来,我们都可以在里面认出相同的性格来”,艾默生的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为何茅侃侃在不同的矛盾面前,作出的选择都是一样。

  

或许太过注重自我主张的他,在遇到矛盾对撞时总是习惯于退回到自己的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开始。

  

这大概也是他最后走上自杀道路最直接的原因吧。

  

  

2015年9月,不服输的茅侃侃决定再试试,于是他再次投入到了创业浪潮中。因为有了在GTV两年的电竞业工作经验,再加上对行业前景的看好,这一次创业,他依然选择了电竞业。

  

这次合作方是一家上市公司万家文化,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了万家电竞,茅侃侃出资340万,占公司股份的34%,另外他还拉上了自己的3个朋友,他们每人出资50万,而万家文化以460万的投资成为公司的大股东。

  

虽然这次创业,茅侃侃信心满满,但终究抵不过残酷的现实,这一次他没有遇到人事危机,却遭遇了资金危机,账面上的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可公司不仅没盈利反而连年亏损。

  

  

而此时,大股东万家文化也正处于水深火热中,不仅收购案被叫停,就连自家股价也止不住地下跌,哪还有空管万家电竞的生死存亡呢?

  

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营,走投无路的茅侃侃,不得不抵押房产、借债苦撑,但投进去的钱却没换来成效,万家电竞的亏损依旧连年增加,从2016年的1000多万亏损到2017年亏损超4000万。

  

不过就算如此,茅侃侃依然没有放弃万家电竞,同时也寄希望于万家文化被收购后能获得融资解决目前的困局。

  

只可惜,他的愿望落空了。

  

  

  

2017年8月,祥源控股收购了万家文化,茅侃侃以为等到了转机。然而,祥源控股却不愿再为亏损的万家电竞注资,一心只想将其从公司业务中剥离出去。

  

几番谈判无果的茅侃侃彻底绝望了,这一次的创业又将以失败告终,而且他不但抵押了房产,还因此背上了超千万的债务,茅侃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崩溃。

  

2017年底,万家电竞陷入了无钱交租交水电的困境,而且还拖欠了员工2个月共计200多万的工资,破产清算已是最后的定局。

  

  

那一刻,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该是多么绝望呀,不过很快他便自己亲手了解了这种绝望。

  

谁也无法想象,2018年1月25日那天,茅侃侃是在怎样一种情绪的驱使下,打开了煤气开关,以一种自己曾表示最不能接受的方式选择了永远的离开,他留在朋友圈里的最后文字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结局。这一年,茅侃侃35岁。

  

很多朋友在看到茅侃侃自杀的消息时,第一感觉不是震惊,而是以为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假消息。

  

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在他们眼里爱玩、爱闹、爱吃宵夜、爱时髦、有时还爱逛逛夜店的茅侃侃会自杀。

  

有朋友在收到消息后,直接就把它转到了茅侃侃的微信里问,谁又在开这种玩笑?只是长时间得不到回复后,他们才慌了神,明白过来这不是一个恶作剧,而是事实。

  

  

茅侃侃的离去,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母亲,事后,她在整理茅侃侃的房间时,找到了儿子留下的遗书。

  

在遗书中,茅侃侃描述了这些年创业的艰难,也解释了自己是因为万家电竞资金链断裂,无法再面对残局才选择了离开。

  

此时,朋友和家人才知道,创业那些年他到底承受了怎样的压力,如今死后不仅没留下任何遗产,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务,也就是说一个青年才俊离世后,留下的债务远远大于遗产。

  

得知此情后,他生前好友们凑出了500多万送给他母亲作为以后生活养老之需。谁知不久后,这笔存在茅母名下的钱中有475万都被法院当作执行款划走了,一朝才俊落得这样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同时,茅侃侃的自杀也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关于创业艰辛、年轻人应该谨慎对待创业这条路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大讨论,一时间各种观点轮番上演。

  

  

茅侃侃又一次成为了热搜词,不过热点终究只是热点,所有的悲欢离合很快又会在新热点中被渐渐淡忘。

  

但亲人的悲伤和记忆却不会被淡忘,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将永远是母亲心头最深的伤痛,逝者所谓的解脱,只不过是亲人悲剧的开始,活着是希望,也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