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收盘,科创板总市值为5.02万亿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总市值3万亿元增加2.02万亿元,增幅为67.17%。普遍预计,以科创板为首的结构性牛市将逐步开启。对于科创板来说,牛市的基础是行业崛起、资金配置低、估值合理,边际驱动力是财务报告落地和资金分流。
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科创50指数收于1368点。前三季度,科技创新50指数微跌1.75%,表现逊于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前三季度,科创板成功IPO 126家,融资总额1153.1亿元。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覆盖340多家上市公司的科创板已成为a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9月30日收盘,科创板总市值5.02万亿元,较2020年9月30日总市值3万亿元增长2.02万亿元,增幅67.17%。2021年前三季度,科创板总成交额7.53万亿元,个股平均成交额220.93亿元。科技创新板最新平均市盈率为62.12倍,高于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主板,低于创业板。从个股涨幅来看,2021年以来,科创板20余家上市公司股价均实现翻倍。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破发”,业绩不佳是破发的主要原因。
浙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以科创板为首的结构性牛市将逐步开启。对于科创板来说,牛市的基础是行业崛起、资金配置低和估值合理。在牛市的基础上,从估值修复到后续“戴维斯双击”的驱动因素是:中国日报的落地使其配置价值显性化,资金从热门赛道分流寻求配置。具体配置方向上,半导体产业链已进入高景气阶段,可关注科创板优质半导体龙头,重点挖掘“专精创新”赛道明星企业。
上述研究报告显示,就半导体而言,以科创板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半导体公司为样本,结合Wind的利润预测,在整体法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预测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158%、77%、24%。至于专业化和新鲜感的线索,科创板有93家公司入选专业化和新鲜感,占所有科创板公司的28%,明显高于主板的3%和创业板的13%。
容量会影响性能
从业绩预告来看,截至10月7日晚间,a股市场共有1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有9家公司正在进行预告。其中微涨3,亏损1,预涨5。
从预增内容来看,下游需求旺盛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那威科技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1.08亿元至1.18亿元,同比增长173.33%至198.64%。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性能优异、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的国产色谱填料和色谱介质产品产生了迫切需求。依托纳米麦克风底层制备技术的创新优势
不少科创板上市公司近日透露,通过前期的积累,产品有望在短期内量产。安吉科技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指出,部分业务进展与研发;d .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的进展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延长,前期已经展示的部分产品可能有小订单,已经有小订单或已经量产的部分产品将继续销售,实现增量增长。同时公司提醒,目前有缩短客户端产品演示周期的趋势。产品演示周期结束后,需要一个逐步增加产品体积的过程。客户演示周期通常需要12 -18个月。
应对产能短缺的多种措施
为应对行业产能短缺,不少科创板上市公司通过增加产能、调整结算方式等方式保证产品交付。这在半导体行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
业内半导体上市公司景峰明源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在行业上游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除了保持原有产能外,公司新的晶圆供应商也开始贡献新的产能。为了更好的锁定长期产能,公司通过提前支付部分供应商进行结算。同时,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通过设定产品型号和客户优先级,调整客户结算方式,禁止经销商炒货炒货等方式,确保产品交付。
景明源介绍,公司是一家电源管理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模拟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2021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归母净利润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57%;综合毛利率为47%,较上年同期增长22个百分点。在上游产能不足、下游需求旺盛的环境下,基于战略布局,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保障产品交付、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投资和提高管理能力。
相比之下,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扩大产能的意愿相对较弱。一些传统行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强调,虽然行业内公司借助高景气周期增加产能,但未来的竞争仍然是技术竞争。
硬质合金刀具制造商华锐精密在近日发布的9月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在今年上半年行业景气度较好的背景下,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加快了新产能建设,但未来刀具企业的竞争仍体现在技术上。
竞争上。公司竞争优势具体包括研发、生产、装备、渠道和市场五个方面的优势。在生产方面,公司是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行业内少数具备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完整生产工序的企业,这有利于公司把控产品的生产良率,同时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目前看,刀具行业景气度较高,目前公司的订单饱满。华锐精密强调,随着公司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加工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公司有望增加由原有境外厂商占据的高端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产品价格。(董添)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