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就业创业有什么活动,就业创业沙龙活动总结

  

  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仅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为了保证让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取得成功。幼儿园需要提供一个既能讨论教与学,又能促进教与学的教师发展组织。笔者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幼儿园(以下简称“南沙幼儿园”)教师一起,深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聚焦幼儿园教师工作坊的培训实践,为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高效的园本培训、幼儿园教学与教师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双向发展”提供参考。   

  

  教师研修班是由学科带头人或资深教师主办,多位不同层次教师参加的具有合作学习、指导研究性质的学习型组织。研讨会应当有针对性,以集中和短期的方式讨论问题。以共研机制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手段以教师成长为目标致力于为教师搭建一个轻松自然的成长平台,集参与、自主、反思于一体,让教师在工作之余充电。   

  

  以共研机制为基础   

  

  围绕“团队、管理、运营”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协同研究机制,可以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知识水平。   

  

  一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科学组建产学研合作团队。南沙幼儿园认真梳理教师工作坊的团队和组织架构,从实际出发,建立“以势取利”的模式,以小组互动、深度体验为原则开展活动。以工作坊为核心,以工作坊版主为驱动力,以成员为焦点,以学生为脉络,主持人、专家、成员、学生紧密互动,营造出由内力驱动、由内而外充分扩散辐射的工作模式。   

  

  二是创新联合攻关机制,灵活制定管理模式。链接院内外资源,构建“研培一体化”管理模式,制定车间年度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做到教研工作由个人开展,培训任务由部门、小组开展。三是打造优秀联合研究机制,重点构建研究模式。以“规划引领、科研引领、夯实基础、突出重点、依靠外力、专家指导、项目推进、研研结合”的工作思路为线索,将教师培训活动分为理论准备、实践研究、成果整理三个阶段,进一步细化为文献检索、文献综述、研究比较、问题导向、培训活动、反思性建设、研究论文、园本课程。系统化培训模式为车间成员指明了培训方向,促进教师形成“规划-实践-深化-反思”的培训习惯,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力。   

  

  以资源共享为手段   

  

  线上线下资源共享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研修班应依托信息技术和教师交流机制,在研修班内部和研修班之间共享资源。   

  

  首先是建立资源共享库。教师研修班一方面可以建立自己的在线资源共享系统,依托幼儿园共享的信息管理手段,发布研修班电子资源共享清单,包括优质特色课程、园本课程、科研培训、研究成果等。从而达到“全园共享学习资源,全体教师共同提升,通过个别学习弥补差距”的目标。在搭建教师专业交流平台的过程中,教师研修班还可以搭建网络专题报告平台,对外开放分享研修班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让同行了解幼儿园的研究成果,促进园际交流,促进更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研修班需要建立线下资源共享库,实现教师的灵活流动和交流   

  

  二是建立成绩提升模式。研修班要构建开放、互联、可持续的发展生态系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学生教师抓住机遇,虚心学习,高效培养高水平教师,推动全园教师科研常态化。在培训过程中,研修班要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提炼出一套可供借鉴和复制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具体实践,形成一套特色案例。同时,在研究院的支持下,研修班可以整合资源,深挖渠道,与各方合作,开展交流展示活动,用信息技术推广研究成果。   

  

  以教师成长为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教研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开展教师研修班培训活动前,要准确感受脉搏,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对一线教师及其教研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对教研活动的看法以及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困惑和需求;要形成共同体,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使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体,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教师自由结合,选择研究内容;要规划成长路径,引领教师梯度发展。立足实际,南沙幼儿园推出“梯次组合、小步成长”的发展路径,为成员教师设计了“特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成长梯度,为学生教师设计了“称职教师-新秀教师-优秀教师-特色教师”的成长梯度。   

  

  在公园里学习,继续成长。南沙幼儿园发现了五种有助于教师快速成长的园内培训模式:一是主题沙龙培训模式,教师需要收集主题信息,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发表意见;二是课程评价培养模式,探讨教学现象和教学情境,共同分析和指导教学;三课咨询培训模式,以典型案例和例题为重点,集思广益,发现解决方案,实践后给予反馈;四是以技能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模拟学习型培养模式;五是研究型研究模式,以现场评价、现场讨论、专题活动等形式,聚焦课堂教学问题。   

  

  专家咨询,深度成长。教师研修班在整合专家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师研修班可以寻求幼儿园的积极支持,邀请领导和专家进入幼儿园进行针灸。   

对性培训,也可以邀请专家深入

  

教学现场进行评析。专家入园会诊为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拓展了教师的眼界,让个人与集体得到深度发展。通过系列的研习、磨课活动,解决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教师工作坊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得到深化,推动教师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科学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进行反思改进,丰厚了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园外研修,辐射成长。园外研修提倡持续学习,吸收精华,释放正能量,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于教师研修的需要,南沙幼儿园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类幼教论坛,聆听专家学者的专业见解,学习同行的优秀做法,在持续的“示范引领”与“反思学习”中实现专业成长。幼儿园教师工作坊打造园外研修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平台,改变了教师单打独斗的习惯,形成开放的、创变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师吸取集体智慧,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技能。

  

“教师工作坊”通过科学调研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回应教师发展需求,达成教师知识学习的共建意向,构建教师研究发展的专属平台,加强了教师间的互动交流,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黄文娟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幼儿园)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