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团队合作创业成功案例,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俗话说:“一篱笆有三桩,一英雄有三帮”。在合伙制时代,单靠自己的努力很难把企业做大。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漫长的博弈过程,一个人很难支撑一切。所以创业初期,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合作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适合你的伴侣?其实主要有以下三个标准(如图):   

  

     

  

  优秀合伙人的评判标准   

  

  #1.良好的道德水准是入选合伙人的基础   

  

  一个合适的伴侣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他的性格。创业之路荆棘丛生。在这样险峻的形势下,如果还得担心和防备队友,企业注定不会长久。合伙,首先要能聚在一起。   

  

  #2.趋同的理念是开展合作的大前提   

  

  孔子说:道不同,但不相为谋。伙伴关系是一个长期合作的过程。如果大家在思想上不能达成共识,在行动上自然不可能“步调一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人都想创业”的想法不足以说明合伙人之间有精神共鸣。只有当每个人对自己想做的企业类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自己创业的原则都有类似的看法时,具体创业思路的探讨才有现实意义。   

  

  2014年6月,他从林晓梅大学毕业。专业找不到工作,只好先在福州一家酒吧打工。2015年初,林晓梅遇到了来酒吧喝咖啡的魏勇。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咖啡,他们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林晓梅和魏勇经常在一起聊天和喝咖啡。2015年6月,魏勇失业,林晓梅刚刚离开酒吧。那两个失业一段时间的人,恰好有了回平潭经营咖啡店的想法。在林和魏看来,经营咖啡店既有小资情调,又有人文气息。后来,林晓梅向魏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车送寄宿家庭去咖啡店。上层民宿运营,下层咖啡厅运营。同时还设置了书架,增添了书卷气。听到林晓梅的提议后,魏勇立即同意了。随后,两人开始了店铺选址和店铺装修的工作。   

  

  感谢林、魏的努力,感谢林爸爸的支持。2016年9月,B& amp;名为“一杯”的b咖啡店终于在平潭开张了。   

  

  由于对咖啡的共同兴趣,林晓梅和魏勇在生活中从陌生人变成了亲密的朋友,然后成为了商业伙伴。这是他们咖啡店快速起步的根本条件。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创业者要权衡对方的想法。毕竟,认可是信任的前提。   

  

  在与准合伙人接触的过程中,创业者不仅要就创业工作相互交流看法,还要通过闲聊等形式积极了解对方的生活。如果对方的爱好和习惯和自己相似,那么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很容易一拍即合。企业家应该优先考虑与这样的潜在合作伙伴合作,否则就不应该再与他们接触。   

  

  #3.恰到好处的能力是进行合伙创业的必要条件   

  

  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条件,也是他在一个团队中贡献自己力量的载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伴侣的能力越强越好。毕竟,合伙创业不是“单手”的个人行为。   

  

  ,而是一种集体活动。因此,在保证合伙人能力绝对水平的同时,企业家也要保证合伙人的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这里的“匹配”是指不同伙伴的互补能力。   

  

  不缺钱,人无完人。之所以选择“合伙创业”,是因为我们发现了自己固有的缺点,想找合伙人来填补。但是,如果你的另一半和你有相同的优势和劣势,那么在合作创业的过程中,一旦进入你不擅长的领域,就很容易从“一个盲人”变成“很多盲人”。这样的合作没有意义,但是寡不敌众也没有意义。所以,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的能力才是最好的能力。   

  

  其实,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伙伴关系”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能力”的有机整合。一个完整的伙伴关系是1 1=2甚至>的结果。2、虽然整合不良会导致人员内耗,但会导致1 1 & lt2.   

  

     

f742deae992bd815850fc5' />

  

  

  

  

  

  

  

今天的知识点分享完了。文内PPT预计15页左右,如有需要可关注+转发,然后私信回复“0402”获取专业股权资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