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鸿星尔克发展历程简单,鸿星尔克创业历史

  

     

  

  作者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   

  

     

  

  河南暴雨过后,红星鸿星尔克为郑州捐款5000万。   

  

  在大家的印象中,红星鸿星尔克已经是一家奄奄一息的公司。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捐款?   

  

  财务报告真的很难,而且商店连续关门,去年全年亏损2.2亿,今年一季度亏损6000万。.   

  

     

  

  很多网友都很担心,说一双红星鸿星尔克才一百块钱,这5000万要卖几百万双鞋才能挣回来。.   

  

  然而,疯狂的消费马上就来了。   

  

  首先,有网友发现红星鸿星尔克的官方微博账号不是会员,立即安排支付了119年的会员费。   

  

     

  

  随后,红星鸿星尔克的直播间被网友“抓拍”,被各种买买买。红星鸿星尔克有买500元付1000元跑路的男人.   

  

  宏尔科老板吴连续创下热搜。   

  

  他先是赶到直播间劝告“大家理性地消费”,结果有网友扬言,“保证让鸿星尔克的缝纫机冒烟!”   

  

  直播结束后,传出吴老板骑着共享单车去直播间,出门发现共享单车已经被骑走了。   

  

  没多久,鸿星尔克直播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亿元。   

  

     

  

     

  

  吴老板为什么要捐钱?因为他自己也被淹了。   

  

  鸿星尔克是个家族企业,2000年6月成立,执行董事、总经理、最终受益人为吴荣照和吴荣光兄弟俩。   

  

  不过,他的鞋厂生意要早得多。   

  

  两兄弟的父亲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福建泉州一家鞋厂工作。哥哥吴荣光,毕业于沈阳设计院,专业是运动鞋设计。毕业后,他自然回家帮父亲打理鞋厂生意。   

  

     

  

  当时吴的工厂主要做代工。   

  

  据吴荣光介绍,当时他负责和客户谈判,谈价格谈质量,然后下单生产。   

  

  后来他才知道,当时吴的鞋厂有四五百工人。他们既不缺乏生产技术,也不缺乏研发;d实力,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所以每双鞋只能赚一点,大部分被下游品牌抢走,指着他们吃,很被动。   

  

  于是要想赚钱,还得自己卖。红星鸿星尔克公司成立后,立即推出了“鸿星尔克”牌运动鞋。   

  

  当年国内品牌很多,基本都是福建晋江的,红星鸿星尔克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赚钱仍然非常困难。当时,红星鸿星尔克负债1000多万,应收账款300多万,现金只有几十万。   

  

  没有比这更糟的了。这时突然来了一场台风,整个工厂都被淹了,生产线没了,库存的鞋子漂浮在水面上。   

  

  因此,多年以后,吴说   

  

  仓库被淹后,吴氏兄弟咬紧牙关,到处借钱重新动手,终于完成了订单。   

  

     

  

  因为广告,公司走上了快车道。   

  

  是吴荣光聘请了陈小春和张娜拉做代言人:   

6f19d03143c58410ba0076b62665' />

  

那几年《古惑仔》系列电影一年一部地上映,陈小春是全国年轻男孩心中的山鸡哥,刚成立一年的鸿星尔克请他,可是花了大价钱。

  

接着,鸿星尔克还在央视打广告,口号 “TO BE No. 1” 每天在电视里不停地播。

  

  

就这两招,鸿星尔克快速做大。不过在当时多如牛毛的运动品牌里,这还不能保证成功,于是,吴荣光又使出一招――

  

在2005年,他们去新加坡上市了,名叫“中国鸿星”,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运动品牌。

  

上市之后融到了钱,吴荣光在营销上选择了定位网球,当时,竞争对手们都找了一个品类做突破,有的找乒乓球,有的找篮球,有的选择跑步,网球是一个比较小的领域,不过吴荣光当时有钱,手笔比较大,大肆赞助国内外网球赛事,上海ATP

  

1000大师赛、中国网球公开赛、WTA伊斯坦布尔年终总决赛……

  

一个不错过。

  

砸钱还是有效果的, 在当年“最受欢迎的网球运动鞋”评比中,鸿星尔克与耐克、阿迪达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营销有效果,销售也不错,2006年14亿,2007年20亿元。

  

到了2008年,争夺的焦点就是奥运会。各路大厂打得乱七八糟,鸿星尔克基本插不上手,结果,营销鬼才出现了。

  

他们干脆独辟蹊径,赞助了朝鲜体育代表团。要话题有话题,要流量有流量,于是那一年,他们的销售额达到了28.89亿元。

  

所以, 鸿星尔克也曾经辉煌过。

  

当时吴荣照的豪车很扎眼:

  

  

  

结果谁也没想到,2008年就成了分水岭。

  

赛前大家陷入了营销内卷,比着砸钱赞助、拼广告。工厂也是24小时不停,日夜生产,以满足即将到来的消费狂潮。

  

但是这个狂潮没来。

  

金融危机直接把消费热情打到底, 各大运动品牌不断增长的只有库存。 到了2012年,库存危机全面爆发,当时预测,即使晋江停产,库存至少还能卖3年。

  

鸿星尔克也没能逃过这个命运,各种打折,营收大降30.8%,按说去库存就是止损,不过想要多卖就得有更多渠道,当时电商还没现在这么发达,于是鸿星尔克也开始不走寻常路,怎么做的呢?

  

开店!

  

而且是大面积开店, 最多的时候门店数量达到7000多家。

  

开店需要经销商帮忙,为了让他们有热情,鸿星尔克提供了大量的无息贷款和补贴。

  

经销商是有热情了,结果咔咔发了很多亿之后, 2010年,公司发现银行存款只有2.63亿元了。

  

他们是上市公司,这数据一披露不得炸了?

  

于是财报里,显示还有现金14.17亿元,也就是说,虚增了11.54亿元。

  

2011年初,安永发现了鸿星尔克的猫腻,立马曝光。这个影响很大,公司股票不得不长期停牌。

  

“To Be No.1”也被群嘲“土鳖 NO.1”

  

  

这就是结局了吗?

  

不,鸿星尔克又演示了一遍什么叫“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2015年,一场大火又烧毁了鸿星尔克近一半的生产设备,导致生产停滞,现金流一度断裂。

  

  

最难的时候,公司手上的现金流还不够支撑一个礼拜。

  

很多人以为这公司马上死了,结果过了不久发现还活着。

  

第二年,他们继续赞助体育赛事,重新回归运动品牌调性,并提出了新的愿景: 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

  

想法挺好,但 这几年磕磕绊绊,终究没能走出困局。

  

这次大手笔的捐款之后,人们又开始关注这家公司,并提出了种种建议。

  

比如有的人说,“设计师不行”、“颜色太土”、“想买逛了一圈都太丑了”:

  

  

  

还有的人“投诉”,说鞋“质量不好,2012年买的,现在‘就’坏了”。

  

甚至有个网友说他07年收到的鞋,现在还没坏:

  

  

也是,如果这么多年不坏,那复购率肯定高不到哪去。

  

  

当然,关于捐献质疑的声音也很多。

  

有人质疑是营销活动,也有人质疑到底有没有捐5000万。 当然公司也回应了,货在路上。

  

  

还有人质疑鸿星尔克的“国货”身份。

  

天眼查显示,鸿星尔克的企业类型是“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由冠基投资有限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全资控股。

  

  

其实这个英属维尔京群岛,有个外号叫“避税天堂”, 这里的公司到海外上市也很方便,所以有大量中国公司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一个公司当母公司。

  

鸿星尔克能那么顺利地快速到新加坡成功上市,就是因为这个操作。

  

这公司辉煌过、没落过,经历过大火大水的洗礼,犯过错误也能保持善意,在自己不宽裕的情况下慷慨助人,很多人期待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确实很难,这也是很多人佩服他们的原因。_

  

不过这一波神操作能不能救活公司还不好说,毕竟野性消费的规模和可持续性是存疑的。

  

鸿星尔克的营收不到安踏营收的1/10,李宁的1/5,再喊“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确实有点空洞了,好在公司的新策略是 “做强县级,做优地级”

  

,主要向三四线低线成熟下沉化发展,安安静静的做个县城小王子,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