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12年前上过的学校,
_现在是什么样了呢”_
2009年夏天,又有一批学生毕业了。
背着书包跳下来的小家伙。
没有高年级学生的悲哀和失望。
孩子们的告别充满期待。
离开了学生时代待过时长最久的学校,
也离开了那条充满回忆的长街。
后来才发现,
原来六年那么短暂…
01
PART
-还记得校门口的尽头是三棵大榕树 -
过去,林峰小学的校门面对着最长的街道,
漫长的下坡路是人们笑得最多的地方。
现在学校门口正对着熙熙攘攘的商场,
小巷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容易堵。
我总是不喜欢放学后早点回家,
和你的朋友在街上跑来跑去。
去这里的食堂买些炸串、零食和漫画书。
去那边的文具店拿一些贴纸。
看着门来来去去,
堵塞的小路。
即使在官桥的榕树下,
也是小学生嬉笑打闹的声音。
现在,桥还在通行,
拆除了原有的公交站牌,
拆除了榕树下的报摊。
越来越多的高楼耸立,
不变的是三棵榕树越来越老。
02
PART
\- 校门口最受欢迎的小卖部也不见了 -
学校门口卖文具和零食的食堂数量正在减少。
相反,有各种各样的类。
型的服装店、小吃店。放学后、上学前总喜欢和小伙伴
钻进校门口的小卖部里迷失自我。
_“这么多年过去了_
_那些曾经每天光顾的「小卖部」_
_你们,都去哪了呢?”_
03
PART
\- 再次回来,竟然是为了这个小摊 -
毕业之后听说麟峰小学重建了,
拆掉了原本破旧的教学楼和校门。
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但是许多人也再没回去看过。
再次回到母校附近,
是从朋友那听说有一家很正的京味小吃。
虽然离学校有点距离,
但是托它的福,
还是看了一眼母校的新模样。
京韵小吃开在观桥的第10个年头,
虽然每天不是门庭若市,
但也是小有名气。
豌豆黄是小乔每次来必买的单品,
非常经典的京味小吃,
味道和之前在北方吃到的差不多~
第一次吃到青团也是在这个小摊,
老板告诉小乔,
青团用的艾叶都是从本地山里摘回来的。
软糯清爽的外皮,
包着整颗咸蛋黄和肉松,
很值得试一试哦~
三合士是老板娘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手艺,
味道跟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
还有各种各样的本地小吃和北京小吃,
都出自这一方小小的院落。
04
PART
\- 你还记得,上学时最爱吃的小店吗? -
提起观桥的老店,
不少人第一时间可能就会想到「亚鹏豆浆炒」。
传承两代人,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本地特色小吃店,
在观桥后的巷子里见证了多少变迁。
一份豆浆炒的标配必须有榨菜和花生米,
但和小乔吃过的其他豆浆炒不同,
亚鹏豆浆炒的鸡蛋是蒸出来的,
加入豆芽和调料,口感丰富又特别。
用豆浆泡过再炒制后的兴化米粉,
散发着淡淡的黄豆香气,软糯爽口。
每天现打的豆浆经过几次过滤,十分顺滑。
这些传统老店,
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制作小吃的方法,
为你细陈这份童年味道的情节。
在日益发展的城市,
人们购物往往会想到应有尽有的商超、便利店。
开在街头巷尾的「糖烟酒店」逐渐被冷落,
还在营业的店小铺也越来越少。
走过这些老店,
小乔总会浮现许多画面,
恍然间,以为时间不曾走过。
或许某天承载着那些回忆的物品一件件消失,
“但只要他们还在我们的记忆里鲜活着,
它们便永远不会消失。”
结尾小彩蛋
小学看过阿衰的朋友举手!
#聊一聊,你上学的时候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