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公考,唐迪】申论的正确操作路径是:主题角度论点分论点。从主题到论证,中间的桥就是角度。从主题到角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自问自答。比如主题是“企业家心中的山”,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是“山”?心里的山怎么爬,怎么过?带着问题去材料中寻找答案,你找到的答案就是角度,角度完整的表达成句子就是论点。
2016年423联考第三题: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格里的名句“因为山在那里”,影响了无数勇于探索、勇于攀登的人。请根据给定的资料和实践,写一篇题为《企业家心中的山》的议论文。
要求:(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论述深刻;
(3)思维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为1000-1200字。
企业家心中的山
创业可能是目前最流行的词,年轻人似乎触手可及。但是创业之路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创业就像爬山。想要成功爬山,每一步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耐心一步一步爬上顶峰。创业梦是如何实现的?
逐梦、无畏、实践是打开创业成功之门的钥匙。(总论点)
放飞梦想,踏出攀登创业之山的第一步。(分论点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山望海远,无止境。”抬头看山的美,心中那种爬山向前看的自豪感,是创业的第一步。现实中,社会上大多数企业家都是被金钱奴役的,他们不计后果。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浮躁。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束手无策,每天都会在名利的山谷里东奔西跑。创业之路太长,路上充满诱惑。只有有梦想的人才能抵御诱惑,在迷雾中看到希望的阳光。只有被梦想驱动,用心驱动自己,支持自己追求梦想,才能踏上创业的大山。
无畏无惧,攀出创业艰险挫折这个祸福相依的沟壑。(分论点二)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往往伴随着挫折、挫折和打击。面对朋友的抱怨、生意的失败、同行的排挤,有的人变得气馁,止步不前;有些人脆弱不堪,备受摧残;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罐子破了。人可以遭受挫折,但不能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人可以闯祸,但不能失去东山再起的斗志。老鹰的翱翔,是雏鹰无数次坠落,却一次次仰望蓝天的结果。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只要你无所畏惧,不被现实打败,一切皆有可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知行合一,创业之路不能临时起意说走就走。(分论点三)
无数成功的创业先驱激励着一批批年轻人加入创业的行列。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呈现的成功故事蒙蔽了双眼,他们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疫情。他们完全不懂“知道什么不难,做什么难”的道理,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市场需求,全靠冲动去开拓一片新天地。“世上难的事一定要做得容易,世上重要的事一定要做得小心。”
不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们如何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没有层层积累,如何为下一次挑战打基础?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努力,积累经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大鹏的动作不是一根羽毛的光;蹲的速度不够。”不骄不躁,用梦想驱动内心,无畏不自我,用读万卷书万里路的拼搏精神务实。只有这样,你才能攀登创业之山,才能领略清晨的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