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跟随”,每天有2篇职场文章陪伴你成长。
作者|翟芳编辑|辛欣
父母的界限决定孩子的幸福感
003010中,最不公平的是秀莲不同意邵安分家,想打秀莲。我们都知道秀莲为少安付出了很多,结婚也不要嫁妆。结婚后,母亲一家几次帮邵安借钱。邵安创业的时候,秀莲很忙,把自己从一个稚嫩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沧桑的农妇。
但最终秀莲的分离是成功的,秀莲的公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公婆支持秀莲分居有两个方面。
首先,公婆对秀莲的认可,除了前面提到的秀莲对邵安的恩情之外,意味着每次秀莲和邵安有矛盾的时候,父母总会求助秀莲,因为他们知道秀莲的行为是因为她爱邵安,对邵安感到心疼,又多了一个爱儿子的人。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的爱会更强烈。谁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
所以邵安和秀莲发生矛盾时,父母都去秀莲,而不是保护儿子和儿媳,这和很多去找儿子的父母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公公婆婆都是好人。在关键事件上,公公婆婆以身作则,支持邵安的奶奶,照顾邵安小时候的第二任父亲,给他娶妻生子。邵安结婚时,父母互相商量,不是个人的“一笔定调”主义,尤其是邵安母亲的善良。
老话说得好:一个女人决定了一个家的风水,一个好公婆遇到了一个拿着灯笼难找的好媳妇。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
不管你好不好,都是家庭中的双赢,这一点公婆很清楚。所以,在分居这样的大事件中,父母支持秀莲的决定,而不是少安。
他们知道秀莲的善良有助于他们的家庭,在感恩的基础上,他们可以满足秀莲的需求。相反,如果公婆和邵安同意,可想而知秀莲是乐意给邵安做饭的,估计她是伤心地哭了。
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在关键时刻,父母的界限应该不分分家。
正如《平凡的世界》书中所说:在我们的家庭中最难卸掉的就是父母的职责,他们往往对成年子女过度干涉,同时成年子女也会通过某些行为允许父母对自己的干涉。
做决定的时候要不断询问父母的意见。就像请人自己做决定一样,父母自然会干涉。
相反,邵安的父母在邵安寻求帮助时拒绝了。
在家庭过程中,孩子成年后要成家立业,出去独立成家或者自己创业,不要参与其中。
imagehandler/8420a70e-c2bb-4ba4-a3bc-602afefb41dd' />
儿女的问题可以管,但作为父母先要有界限,切不可因为爱子女,失去方寸。
就像某音说的一个段子,公婆不参与儿子儿媳的生活,儿媳也没有要求公婆为自己做什么。孩子自己带,除了节假日的看望,没有太多密集的交往。
有一次家庭聚会,闲谈中媳妇说:要换车钱不够,这位婆婆直接打给儿子儿媳几十万买车,媳妇感动得哭了。
她没有指望公婆为他们做什么,她觉得不住在一起没有多少矛盾,已经比好多家庭幸福了。而她的做法也被公婆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媳妇没有因为公婆不带娃就埋怨,公婆在没有媳妇的邀请下,也没有主动参与小家庭生活。
两个家庭,一个父母大舅哥参与,三个家庭成仇人,一个父母不参与且矛盾少,怎样做一目了然。
两家太平相处,只要做到独立不孤立,该出手时在出手,清晰得明白我们是两个家庭,守护好彼此之间的界限,先小家后大家,关系才会更好。
有时亲人间的界限很难把控,不管子女怎样,父母坚守界限不乱阵脚,始终清楚子女有他的一家人,不热心参与,重大事件帮理不帮亲。不管是女儿媳妇还是儿子女婿,父母拥有界限感,大家小家矛盾自然少,幸福自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