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失败必须破釜沉舟,创业需要破釜沉舟还是稳扎稳打

  

  最近几天我的读者都在讨论创业,很多没创业过的小伙伴都对创业充满了憧憬和羡慕。   

  

  和大家热烈讨论后,我的心情很复杂。作为一名创业老手,五年前开始了移动业务,现在在教育行业工作,我有话要说:.   

  

  01   

  

  一个创业者的离去   

  

  先从一个企业家的离职说起。   

  

  前几天,中国开源社区技术专家陈志鸿自杀身亡,留下了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和没有工作的妻子。   

  

  陈志鸿是一名技术员。创业多年后,他卖掉了自己唯一的房子,因为他想给员工发工资。但是卖掉房子后,他的生意失败了。   

  

  不知道遭遇了多少绝望和痛苦,才能让一个42岁的男人抛下他的妻儿,一跃而下,选择自杀了。   

  

  据一位认识陈志鸿的朋友说,陈志鸿在去世前告诉他:“他的公司可能要破产了,他被一起创业的合伙人骗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自杀。对于一个技术专家来说,从头再来,努力养家也不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还说他太脆弱了,所以他不应该在选择.创业   

  

  如果你已经开始了事业,你可能会更了解他。   

  

  02   

  

  追忆茅聊一聊   

  

  1983年的毛聊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毛聊是我的偶像。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听说了他的创业事迹。   

  

  毛聊的微信朋友圈固定在2018年1月23日。“好吧,我爱你无怨无悔,尊重故事的结局。”毛谈到了最后一个微信朋友圈。   

  

     

  

     

  

  先说开四家企业。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和李湘、戴志康、高燃等80后企业家代表一起,登上了《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   

  

  当时的80后创业者并没有被主流文化接受和认可。他们有颠覆的光环,但他们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企业家,也激励了我。   

  

  熟悉毛聊天的人都会说,他是一个勇敢的哥哥,一个热心的朋友,一个能为别人做贡献的好人。   

  

  李湘这样评价《毛聊》:“生活中,他永远是第一个出来帮助朋友的人,没有目的,没有回报。在创业的过程中,他承担了属于他的一切,什么都没有。   

属于他的全部责任。身边小有成就的人很多,但在我们心中份量最重的那个哥们,茅侃侃是唯一。走好,兄弟”。

  

而这么一位优秀的创业者,最终负债累累,选择离开人世,他的身后是一大笔债务和他孤苦伶仃的母亲。

  

03

  

我的创业经历

  

  

  

说说我的创业经历吧。

  

2015年,我放弃了还没有行权的360股票选择出来创业。一位我的清华MBA师兄投了我天使轮,刚出来的时候我踌躇满志,决心Rock The World。

  

扎进去真刀真枪开始干之后,我才发现CEO居然这么不好干!在360做产品技术管理者,有公司给团队发工资,自己只需要解决一个设定目标的局限性问题。

  

而自己做CEO,完全成了一个开放问题,商业模式、业务方向、人脉资源、财务等等问题扑面而来,而这些都是在创业之前完全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创业三个月之后,从来就是倒床就睡的我,开始整夜失眠。焦虑感,恐慌感快速替代了刚出来的兴奋感。

  

巨大的压力带来决策失误,管理走形种种问题。创业一年,我经常会半夜惊醒,然后一个人默默流泪。

  

我的这次创业最后以失败告终,在公司快没钱的时候,我也想过卖房子来继续坚持。

  

但连续思考2周后,我想明白一件事:「我的能力模型和底层操作系统决定了即便我卖了房子,还是很难成功」。

  

经历了这一次的失败和巨大压力之后,我仍然没有放弃创业这条路,不过我更愿意以联创的角色去帮助那些有足够能力和心力的CEO。

  

04

  

一点创业反思

  

陈智宏,茅侃侃们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非常心痛、心疼。他们是极为优秀的人,但却在残酷的创业搏杀中,把生命都输掉了。

  

如果他们能认识到创业的真相,可能会有不同选择:创业本质上成功率极低,可以说成功率不超过1%。

  

而我们在面对创业失败时不应该选择硬抗,卖房借钱去继续,而是应该选择及时止损。而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我又进行过2次创业,不过这两次都是以联合创始人角色辅助CEO一起创业,而我一直在思考复盘自己的创业经历。

  

我认为创业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_ 1._ 强大的底层操作系统

  

这是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更通俗说,创业者要有乐观心态,不容易恐惧和焦虑, 最好的境界是不以成败之心、功利之心去做事业

  

「“没有一个人是被世界打败的,我们都是被自己内心澎湃的负面感受,给内耗耽误的“」

  

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基于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从潜意识里拥有最大能量去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情绪。

  

后天学习的所有知识技能,都无法说服你。因为,调动这些理性,你需要时间和思考,但是情绪却可以一瞬间占领你。

  

> 如果把能力比作手机上的app,那你的情绪就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

  

> app可以快速更换,而更难更新的是你的操作系统

  

情绪这个操作系统是我们的祖先在狩猎采集者时期进化而来,比如我们的祖先看见草原上的狮子,不懂得恐惧的,就会被吃掉无情的淘汰。那些懂得恐惧的,快速跑开得以幸存。

  

但是在文明社会,面对更复杂的商业、家庭、人际关系,单纯的恐惧并不能帮助我们,因为我们面对事物的复杂性已经远超原始社会,同时也没有真正的失去性命的危险。

  

张一鸣总结他的最好创业状态:“把情绪调整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并且睡眠充足。”

  

创业者要不断训练自己科学理性的思辨能力,逐步取代一个个本能的情绪模块。

  

  

  

_ 2._ 优秀的战略能力

  

要做好CEO最重要的是战略决策能力,战略上的思考和抉择都无比重要。很多人第一次创业都会陷入战略懒惰战术勤奋的陷阱。

  

我的一个CEO朋友,公司几百人规模了。所有审批、考核、制定目标、招聘决断全一个人干了,甚至自己还天天画原型图。导致团队优秀的人才不断流失,每次跟他见面,他都会给我抱怨,创业太累了,并且业务也不增长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CEO应该在战术层尽量放权,在战略层拼命思考。

  

_ 3._ 高速迭代能力

  

CEO是一个公司的天花板,作为CEO必须具备高速成长、不断迭代自己的能力。我们熟悉的那些大佬们,没有一个不是极其热爱学习高速成长的人。

  

> 周鸿祎一周可以看十本书

  

> 张一鸣的延迟满足、不断学习精进

  

> 再看看王兴的饭否的状态,短短几句话透露出来他的学习范围之广、研究之深

  

同时,CEO的高速成长也是稳定团队的不二法门,人性都是相信强者,如果你的格局、视野、战略、方法论不能让团队信服,那如何将团队凝聚成一股绳打胜仗?

  

_ 4._ 风险预估

  

哪怕你再牛逼,再自信,在启动创业之前,都要做好最坏打算!衡量最坏结果你是否能接受,设置心理的止损点!

  

我们看了太多鸡汤,比如哪位大佬孤注一掷赌上全部身家,最终出任CEO赢取白富美!不排除有这样的大佬,更多的恐怕是这些大佬没告诉你他背后深厚的资源、人脉、积累。这样的大佬即便失败了,他的生活恐怕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看看中国历史,成功终究属于稳扎稳打的人,西楚霸王破釜沉舟很霸气,乌江自刎也很悲剧!

  

我们更需要拉长时间线来看待创业,母校清华有句校训: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那我们创业者为什么不能快乐创业50年?

  

设置好止损点,评估好最坏结局,一次失败了,我们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创业要留好余粮,保证好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即便失败了,我们可以笑对人生,这只不过给自己增加了一段精彩的人生经历而已。

  

05

  

创业的其他

  

选择

  

  

  

如果我们的能力还没做好能承担CEO的职位,我们又迫不及待的想创业,那怎么办?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大可以利用自己在某一领域的能力加入一家靠谱的创业公司,担任合伙人。去辅助那些承受巨大压力却极为诚信靠谱的CEO。

  

我最好的一个兄弟,14年创业,公司融到A轮6000万,但因为团队合伙人结构、自身压力大、战略决策失误等问题,最终失败。有一次我们喝酒,他感叹,如果当时我们一起做,或许他的公司是另一个结局。

  

有个投资人说过一句话:要创业做CEO,半夜的时候照照镜子,你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吗?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那你应该去帮助值得辅助的 CEO。

  

我们还有另一个选择,加入中大型公司,担任某个独立子业务的负责人。这同样也是一种创业,虽然财务回报没有自己上梁山当好汉来得大,但风险、压力更可控,也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一起做好事业。在大的平台积累更多的人脉和经验之后,完全可以再来创业。

  

写在最后的话: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穿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我们终将冲开一切,迎接你我的荣光。

  

  

  

以一首黄家驹的歌:「冲开一切」作为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