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成功人士谈论自己的成功经历,这大致意味着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那么什么是成功呢?什么样的创业是成功的?如果企业家的成功是由企业家自己定义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刚开始创业的朋友,如果他最初的目标是开一家小的连锁餐厅,那么他成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如果他的目标是打造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全球快餐连锁店,那么当他开一家小餐馆时,离他定义的成功还差得很远;如果他只把创业当成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无论是开餐厅还是建立全球快餐连锁,他都会成功。
我们经常在主流媒体上听到一些“成功人士”表达这样的观点:“创业只适合1%的人”。
这对那些梦想创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属于这1%,怀疑本身可能会扼杀很多准备在梦想阶段创业的种子选手。创业真的只适合1%的人吗?因为这里的1%是明确的数据,那么“创业只适合1%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定理”,其中必然有科学的解释。
“创业只适合1%的人”这个“定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科学的解释。比如2003年浙江省GDP总量突破9200亿元,民营经济对浙江GDP的贡献率超过70.1%,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力量。2003年,浙江省民营企业超过30万家,新增民营企业6万多家。如果“创业只适合1%的人”的“定理”成立,那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浙江的经济现象?
至于不同话语权对社会的不同影响,有一个例子:假设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盖茨)发表演讲,公开推荐一项新技术。他相信这项新技术将成为主流技术。因为比尔盖茨之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这次演讲能够赢得各界的信任。届时,社会各界将投入大量资源,宣传和推动这项新技术的发展。从此,这项新技术真正成为了主流技术。但如果把说话的人从比尔盖茨换成一个不知名的IT从业者,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在胡说八道,不会在社会各方面投入相应的资源。从那以后,这项技术确实衰落了。这个例子说明了“成功人士”在社会话语权上永远是强大的。他们可以通过很多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我们普通人的社会话语权很弱,我们往往把这些“成功人士”表达的观点视为高桂。
因此,“成功人士”表达的观点会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成功人士”的观点是正确的,将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然而,“成功人士”通常仅限于某个行业。他不可能在所有行业都出名。因此,如果一个“成功人士”未经深思熟虑就发表毫无根据的意见,也会误导公众,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然后,回到标题本身。创业失败的例子虽然数不胜数,但创业真的只适合少数人吗?我觉得创业是一个可以研究的系统工程。像大多数工作一样,它有规则可循,而不是神秘。首先,创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能否做出科学的规划,正确地执行每一步。另外,创业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能否抓住机遇。能否科学规划,正确实施每一步,抓住失去的机会,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只要你有合格的综合素质,你就适合创业。成功的过程很相似,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不要害怕,要敢于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