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在家创业致富好项目,高中生创业项目

  

  他在18岁之前,是别人眼里那个没出息的孩子,却在高三的时候做到月入2万,相当于普通上班族爸妈一年的收入。   

  

  他没有上过一天大学, 却能让新兴互联网三巨头TMD(滴滴、美团、 头条)纷纷给他的公司投资。那么,他们共同看好的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80后企业家李翔的创业之路。   

  

     

  

  1981年,李湘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是剧团的导演,他的母亲是艺术学校的老师。有理由说,在这样的艺术影响下,李湘本应该对艺术感兴趣,但恰恰相反。   

  

  当李想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课,他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从那以后,他成了一个电脑呆子。下课后,他到处买关于电脑的书籍和杂志来学习,并乐在其中。   

  

  但是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已经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最后,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父亲花了几个月的工资给李湘买了一台价值8000元的电脑,这让李湘非常开心。   

  

  当时买电脑的时候,李想和爸爸一起去电脑城。他利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清楚地知道电脑的所有配件。   

  

  老板一听,嘀咕了一句:“嘿!这小子是圈内人。”就这样,李湘硬是把老板带电脑的利润从2000降到了300。   

  

     

  

  有了电脑,李想如鱼得水。他沉迷于计算机世界。甚至在课堂上,他也在想如何组装电脑。   

  

  有时候老师讲课的时候,李湘会在下面写自己的安装经验,写一篇五千多字的稿子。后来投了《电脑商情报》,收到稿费500元。   

  

  在纸质媒体的旧时代,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获得500元的奖励。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那以后,李湘写了很多文章,文章发表在《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各大媒体上。   

  

     

  

  因为他的文章质量高,在当时60元的市场下,李湘能拿到1000字300元的顶薪。   

  

  1999年,国内互联网开始兴起。高三的李湘看到很多人都建立了个人网站,终于忍不了了。   

  

  我还建立了一个名为“显卡之家”的网站,在电脑显卡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没有偶然的成功,只有执着的努力。   

  

  高三学习紧张,任务繁重,李想每天早上4:30起床查资料写文章更新网站再去上学。   

  

  下午放学,跑到电脑城借最新的产品带回家评估。我每天花六七个小时在网站上。   

  

     

  

  就这样,凭借着他的高质量的文章和每日的频率,李湘突破了日流量过万。   

  

  这时,很多广告商纷纷来找你。李想按每万张曝光10元的报价收费,很快就实现了月入2万元。高中毕业时,他已经积累了10万元。   

  

  这时,李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他的父母想让他上大学,但他想全心全意地做他喜欢的事情。   

  

  经过激烈的争论,父母同意了李湘的选择,放弃高考,一心一意创业。   

  

  但是如果你想把网站做大,那显然是不行的。在总结了你的优缺点之后,李想联系,另一个当时在石家庄做得很好的网站老板。   

  

     

  

  当时郑凡刚刚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两人一见如故。他们合并了两个网站,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李湘持有60%的股份,郑凡持有40%的股份。他们租了一间办公室,开始工作。   

  

  今年,李湘18岁,郑凡22岁。两个年轻人决心把显卡家做大做强。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争相发钱的广告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李湘和郑凡只能面面相觑,什么也做不了。   

p>人挪活,树挪死。想要突破困境,必须引进新鲜血液。

  

  

这时邵震加入了他们的团队, 专门负责在北京开拓市场,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公司的第三名合伙人。邵震还为公司改了一个比较洋气的名字“泡泡网”。

  

2001年,邵震从联想那里拿到了第一笔生意,赚了14000块钱。之后,他又跑到华旗资讯,用卖广告位的方式,换来了三台电脑。

  

就这样,他不但给自己发了工资,还为团队在北京租好了房子。

  

有了这个基础,李想也来到了北京,樊铮继续留在石家庄,实现两线作战。

  

随着互联网泡沫影响逐渐退去,中国个人电脑时代来临,泡泡网走出了最初的困境,开始飞速发展。

  

  

2003年,泡泡网的广告收入接近100万,比上一年翻了一番。22岁的李想,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大众polo”,当时的他绝对不会想到,他以后的人生会和汽车结下不解之缘。

  

李想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在公司说一不二,但同时他又极度内向,喜欢埋头做事,不喜欢和人沟通,如果因为工作问题不得不与人沟通,哪怕在同一个办公室,他也喜欢用qq通知。

  

这种管理风格,给泡泡网带来了一次大的危机。

  

有一天,李想走进办公室,看到桌子上一摞辞职信,辞职的人数占到了公司的一半,其中70%都是至关重要的编辑。 这让泡泡网的网站几乎瘫痪。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李想开始反思改变自己。他认为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及时的跟员工沟通互动。所以他删掉qq,强迫自己离开电脑,学会与人面对面沟通。

  

从这之后,泡泡网的管理上了一个台阶,留下来的人能力提高很快,很稳定,执行力也非常强。 泡泡网很快就发展成了全国第三的大网站。

  

李想的理念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第一。但排在泡泡网前面的两大公司,实难超越,李想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汽车类的网站上。

  

  

2005年,他们的新网站“汽车之家”上线。李想用“勤发文、快发稿、跑现场”这三招,很快的打开了市场。

  

当时市面上的汽车网站大多是正常作息,晚上和周末基本不更新,并且每一款新车出来之后,他们需要一周才能出测评稿件,而且稿件里面的插图,大部分都是商家提供或者是p的图。给网友们的观感很不好。

  

于是,李想就要求团队每晚8点更新内容,周六周日也不断更,并且在汽车厂商发布新车的时候,第一时间到场拍照试驾,并要求团队当天必须出测评稿。

  

就这几招,让汽车之家的用户蹭蹭的往上涨,很快就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汽车之家做大之后,单独的从泡泡网分了出来,员工人数也很快增长到三十多人,李想一个人管理两个公司,管理的压力加上资金的压力,使他感到力不从心。

  

于是,李想就开始盘算着招一名得力的CEO,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在朋友的介绍下,李想以出让自己股份的方式,招来了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的秦致,来公司做首席执行官。

  

  

这一年,李想26岁,秦致37岁。后来证明 这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策。

  

秦致来了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机制,推进市场营销,使汽车之家的经营和管理,很快的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

  

汽车之家的用户开始火速上涨,到了第二年,用户已经上升为全国第一,营收也翻了好几倍。

  

2008年,汽车之家已经成为行业第一,资金的需求量巨大,而恰在此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李想到处融资都没有结果,公司的现金流几乎断裂,眼看着公司快撑不下去了。

  

接连的融资失败,李想差点被股东们踢出董事局。

  

  

邵震和一些小股东们对李想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李想作为公司的第一负责人, 融资是他的责任,融不到资让公司陷入困境,就是李想的能力不行。

  

言外之意就是想要李想引咎辞职。

  

这时投资人薛蛮子站出来,拍着桌子大骂:“你们这是在谋反!”

  

最终会议不欢而散,罢免的提议没有通过。不久后,曾经的铁哥们邵震黯然离去。

  

这场风波,是李想人生中最深的痛,多年后他都还耿耿于怀。

  

后来,李想终于得到了来自澳洲电讯的7600万美元的投资,占股71.5%, 公司虽然度过了难关,不过也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自己的股份也被稀释到了5.3%。

  

  

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上市,市值一度超过5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网站。

  

2014年4月,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专程飞到中国,向七位中国首批特斯拉用户交付车钥匙,李想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这次简短的接触,李想认为,马斯克没有一点造车的经验,都能够造出这样的汽车,他能,我为什么不可以?李想开始有了造车的念头。

  

2015年6月30日,李想宣布不再担任汽车之家总裁,保留董事席位。

  

2015年7月1日,李想正式宣布车和家成立。

  

  

至此,自认为是中国最懂车,最懂用户的李想,雄心勃勃的规划了两款产品。

  

第一款产品是一款小型智能电动汽车,最后因为迟迟拿不到上路许可,而被搁置。李想只能宣布主攻第二个项目:理想one

  

这是一款中大型SUV,主打80后奶爸消费者。

  

  

2018年3月,滴滴与车和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10月,在车和家成立三年后,理想one正式发布,2019年4月,开始在13个主要城市预售。

  

  

2019年6月,王兴拿出3亿美元,并拉上张一鸣一起投资给李想。

  

2020年7月31日,理想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上市,李想身家也达到了213亿,成为了河北省首富。

  

李想一路走来, 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管理经验,但是他的学习成长能力让人吃惊。

  

  

从显卡网站、到汽车网站、再到造车,每一个都是全新的领域,但是,在每一个领域里,李想都在不断地优化自己,加速成长。硬是摸着石头过了河。

  

  

所以, 实践出真章,想一万遍不如干一遍,天才的脑子都不如超强的执行力让我们为正在奋斗中的自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