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d Astra School
拉丁语中“去地球”的意思
钢铁侠在2014年创办了自己的学校——阿达斯特拉学校。
2014年,钢铁侠马斯克让他的五个孩子全部辍学,成立了自己的Ad Astra学校,这是一个拉丁语单词,被翻译成英语叫做《致星星》。
image handler/be 16 cf 56-5d 37-4c E6-9b 90-f 6136 BBB 5408 /
直到最近,这所学校的校长JoshuaDahn接受了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的采访,媒体报道我们才得以了解这所神秘的学校。
原来,马斯克的五个孩子都在南加州的天才学校米尔曼学校学习,那里只接受智商在138以上的天才儿童,但马斯克对此仍然不满意。
马斯克认为:传统学校就像生产流水线,虽然能教会孩子很多知识,但不注重传授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教出品学兼优、听话规矩的孩子,却不鼓励创新思考。
他不想浪费孩子们的青春时光,于是叫他们辍学,成立一所星际学校,用自己不同的教学理念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是,这个学校的孩子其实觉得假期太长了。他们不想放假,只想留在学校!
对比我们,开学季,各种焦虑症,各种辅导班,各种狮子怒吼.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当你有烦恼,感觉撑不下去了,去看看星辰大海吧,会发现自己的烦恼不过是一粒尘埃……
02 奇特的规则
与我们的现状格格不入。
看完之后感觉像是,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假学校?
这所学校有一套奇怪的规则,这在入学时就有所体现。
通常,他们会向孩子提出一些很棒的问题,比如他们对总统选举和环境污染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星际旅行和人工智能的看法。最后,从100多名申请者中选出10至12名申请者。如果我们这样招生,恐怕十年之内都招不到学生了。
学校不分年级,从7岁到14岁上课,只关注兴趣和能力。除了数学、英语、化学等常规课程外。有更多的练习非常注重练习和应用。这在这里是不可想象的。
例如,计算机技能不是通过考试来考试,而是举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每个孩子都可以出售自己设计的网站,为他人提供服务。我们不要在这里想这个。电脑可以在课堂上给你几个课时,这还不错。
每学年结束,学校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做一次TED演讲,在场的每位家长、教授和观众都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眼神交流、内容和说服力。难怪美国学生油嘴滑舌。中国孩子只会在书本上试卷,上台只会面无表情的背书。
/>这所星际学校没有“回家作业”,他们会把在学校里关于人工智能、北极航运权问题等的讨论带回家,与父母一起讨论,然后再回课堂继续讨论。这一点如果让我们这里的学生知道肯定也会非常喜欢!
这所学校不重视语言教育和STEM教育,也不注重用手写字。这些都是AI时代的特征,人工智能在未来所有的日子里越来越渗入生活和工作,所以不注重上面的学习是为了把时间更好地分配到抽象理论、战略、伦理、决策、协作等方面。而我们这里,第二门语言和注重用手写字是重点哦,STEM教育,在我们这里趋势正逐步推开,都还没普及呢,人家这就要下架了。
03 萨尔曼可汗
线下学校
几乎同时在2014年,在硅谷也诞生了一个另类的学校……
无独有偶,同样在2014年,另一个教育界风云人物萨尔曼可汗,也在硅谷开了一所线下实体学校。这家非营利性的可汗实验室学院,简称KLS,正在实践着可汗“翻转课堂”的理念。
与马斯克一样,萨尔曼可汗把自己5岁的儿子送进可汗实验室学院成为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
非常类似的,这个学校由几十个5岁到10几岁的孩子共同在一个开放的教室里学习。学校没有寒暑假,但设置6到8周为一个学期。
学校只有三门课程:读写(语言)、数学和计算机。这一点同马斯克的星际学校又很类似:计算机看来要从小学起。
从课表情况看,除了每天早上一个半小时学习语言,下午一个半小时学习数学或计算机之外,其余时间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指导,包括园艺、曲棍球足球、劳动等在内的身体时间和大声阅读、项目时间等。看来课业真的安排很“松散”啊。
常规课程的学习当然都是由孩子们对着平板或者电脑,在可汗学院上看相关课程,而老师通常不“授课”,只进行答疑和沟通。这是不是又跟我们的相反了,我们通常老师只负责教课,答疑解惑基本没时间啊。
马斯克和可汗的学校看起来很雷同,只有两点不一样:星际学校很注重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而可汗实验室课表上除了数学,没看到物理化学科目。
但我们在可汗官网上看到好多物理化学的课程,我预计这个被计算在别的科目之内。
另外一点是,星际学校对学生使用电脑上课比较排斥,最多让学生面对电脑一小时接受课程训练,理由是:学生需要沟通和交流,而不是单向接受知识的灌输。
而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理念恰是奉行了“加强沟通”这一环节。
可汗官网已把课程设计为很小的一段一段,每段结束之后会对知识点进行考核,不能通过的话还要返回去重新再看视频,不然就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
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沟通和答疑。
所以总体来看这两个学校基本类似,都是脱离当前教育制度,目的旨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04 如何应对
不能只望其项背
校内没办法,校外想办法!
新学期开始了,很多开学综合征出来了,家长又开始河东狮吼了,孩子又开始憋屈做作业了,各种不适应又回来了……
对比马斯克的星际学校和可汗实验学校,我们还处于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上课以强行灌输为主,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毕业即失业……
虽然我们当下不可能去美国上他们的学校,但是我们家长必须在家里做点什么,不然差距实在太大了。
首先,家长不要盯着孩子的成绩了,这真的不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颗善于思辨的脑子,以及强的动手能力,这些才是我们家长必须关注的!成绩只是这一切的副产品而已。
就像马斯克,他从小到大也并不是学霸,但考沃顿商学院全奖跟玩一样,考上斯坦福博士读了两天又去退学创业了。所以,检验一个孩子学习效果的不是成绩,是他的学习能力。
那么最重要的一点推论是:既然学习成绩不重要,你还吼什么呢?尤其是麻麻们!
其次,萨尔曼可汗的翻转学堂主张不留任何知识点的盲点,要把所有知识点打通。
如果有某个知识点是空白的,你会发现后面学不下去。所以在考试测验的时候,错题就显得很关键。总之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留下死角,这一点对高年级同学尤其重要
面对知识点留白的孩子,父母应鼓励他们先找到留白点,然后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攻克这个留白点。而不是仅仅盯着考卷上的叉叉大呼小叫。
再次,提高效率,提高专注力,提高热情。
那些另类的学校,都是以培养孩子兴趣和热情为主,而且很注重个性化教育。他们混班编制,可以上课接受不同的内容。
但是这一点对我们国内的孩子来说是很奢侈的――自己的功课都来不及做,还有什么额外的时间做课题?
这时,专注力和效率就很重要。上课集中精力记住99%的内容,回家省去了复习的时间。
做作业的时候集中精力,快速完成。省下的时间,靠父母引导他们的兴趣,由浅入深做属于自己的专长。
最后,对具体科目我有一些补充。
电脑编程太重要了, 这两个学校都把这个课程设为主课,一定要抽空补这一课。但电脑编程的检验方法是自己做软件,做APP,设计网站,而不是考试。
另外, 实践对知识的掌握也很重要
。理科方面,我们没有能力做大型的星际实验,我们可以做一些物理化学小实验;文科方面,英语可以找同学排练话剧,语文可以仿创写小说等。
像牛牛他们学校,初三就要求孩子们做课题,写长篇论文。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家长指导下这样操作。
还有, 表达能力是星际学校所强调的
。展示自己也是未来时代所需人才的一个方面。在学校里如果没有机会展示的话,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在人前自信地展示自己,这一点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很欠缺的。
总之,我们没办法进入到如此创新的学校,但我们必须创造条件在校外给孩子小小的改观。
结 语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变成流水线上的零件了。
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想,鼓励他们多关心世界的变化,每天深度学习,实现自我突破,成为IA时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