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 vision china
文字|薛洪言
新手炒股最大的障碍就是拿不住,追涨杀跌,日内交易,在短期波动中频繁割韭菜。所谓“开着奔驰进股市,骑着自行车出去”就是这种投资者。那么,反之,选择一只股票长期持有是否可行呢?
的确,我们经常听到投资大师强调“长期持有”的重要性,但股票交易并没有那么简单,长期持有背后需要一系列前提条件。真正难的,恰恰是如何实现这些前提条件。
1、要选一家好公司。
长期持有的逻辑是分享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价值,是伴随投资。比如你在公司利润为1亿元的时候买入,几年后公司利润会增加到10亿元,不管估值变化,股价都会上涨十倍。这是长期投资者最大的时间回报。
但市场竞争激烈,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没有一家公司能保证它的规模越来越大,成长越来越好,即使是熟悉它的大公司(比如诺基亚)。所以,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避开陷阱,选择一家真正好的公司。
一个好的公司至少有两个标准。一是历史业绩优异,盈利能力强,市场地位优越。历史不能代表未来,但过去的好学生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好学生。二是未来发展前景稳定,不易受到新技术、新模式的冲击。这是巴菲特强调的“护城河”。比如,巴菲特长期持有的可口可乐,拥有强大的品牌护城河;巴菲特对科技股不感兴趣,也是因为科技股受技术迭代的影响,而且不确定性太大。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真正的护城河。就连可口可乐也经历了巨大的品牌危机。正如高淳资本的章雷所说:“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那就是企业家不断创新,疯狂创造长期价值”。企业家的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因此,一劳永逸地选择一家好公司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一种替代方案是购买后定期检查公司经营状况,但一旦启动定期检查机制,正常的经营波动往往会被视为经营危机,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2、好的价格买入。
和好公司相比,好的交易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也就是说买入价越低越好,至少是合理的。个人投资者在2007年牛市高峰期买入的股票,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公司是好公司,但是买价太高。
如何判断价格?一般没有绝对的数值标准可以用PE和PB来判断,但历史数据可以作为参考。部分成熟投资者会以15 -60倍的区间作为参考。15倍左右的PE比较便宜,接近60倍的时候太贵了。当然,实际投资过程不能这么教条。
2015年以来,a股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下表列出了这一时期各代表性指数估值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供大家参考。不难看出,不同指数的估值区间差异很大。以市盈率为例,沪深300指数区间为12倍-23.9倍,创业板指数区间为28倍-154.8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用沪深300指数估值,市盈率30倍的股票太贵了。如果套用创业板的估值,似乎太便宜了。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指标PEG,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利润增长率来判断PE估值的合理性。例如,对于一只盈利增长率为30%的股票,30倍PE相对合理;如果利润增长率只有5%,即使是10倍PE也太贵了。
当然,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复杂。其实参考所选股票的历史估值区间,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比如一只股票的历史PE波动幅度为10 -20倍,在管理层没有根本变化的前提下,20倍PE对股票来说是贵的,10倍左右PE是便宜的。
另外,为了避免在高点买入,也可以采用定投的方法。从工资中留出一些资金,定期购买,将有助于分摊成本。
3、要保证拿得住。
很多新手可能会觉得前两项——选股和合理价格——有点难,一旦选到了,持有是最容易的。相反,花一点时间学习,前两项很容易实现,最难的是长期持有(见《再读巴菲特:长期持股为何这么难?》),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投资大师都特别强调长期持有。
最大的挑战来自交易心理。比如,当你的股票长期横盘或持续下跌时,你还能坚持住吗?当你的股票上涨10%,市场上涨30%时,你能持有吗?这些问题看似很容易回答,但只有真正做了交易,才能知道克服各种心理冲动和压力有多难。
其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是动态的,当经营前景趋势恶化时,必须卖出股票。正如彼得林奇所说,“长期持有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股票都应该无条件地、忠实地长期持有,但对于那些投资吸引力越来越强的公司来说,应该始终坚定地长期持有”。但难点恰恰在于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在经历业务波动还是前景恶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很多时候,当我们心理上厌倦了一只股票,就很容易以“前景越来越差”为借口卖出这只股票,长期持有不了。
此外,许多投资者不能长期持有。
有,还因为太过“聪明”了。他们既想赚长期价值增长的钱,又想赚短期估值波动的钱,所以即便选择了好标的,深信长期持股的价值,也仍然免不了频繁买入卖出。一旦频繁买卖,就必然被交易心理俘获,长期持有也就没了影子。综上可知, 选一只股票长期持有,并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执行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因种种原因而提前下车,使得这一简单有效的策略难以奏效。
那有没有实践层面比较容易执行的策略呢?有的,买入并持有一个股票组合。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精心挑选6-10只股票,通过分散持股来化解单只股票的风险;巴菲特的建议更简单,定投买入指数基金(在A股可买入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长期持有就好了。
每当看到巴菲特的这个建议,我都会想起黄药师教傻姑的那套武功,翻来覆去只有三招,却已足以令傻姑跻身江湖二流高手之列。因为这三招,是武学宗师黄药师独创,集结了桃花岛的武学精髓。与之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
股市凶险万分,像定投指数这么简单的策略为何会有效呢?因为它已触及投资的精髓――投资经济体中最优秀的一组公司,分享其成长的收益,而指数定投属于被动投资,既可降低交易成本,又能规避各类交易心理陷阱。
正因如此,股神级别的巴菲特才会倾力推荐。对新手来讲,不妨遵从巴菲特的建议,挑选一只指数基金长期定投,用简单化解复杂,虽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安心做个二流高手也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