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一景。新华网刘东照片。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恒情
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云南拥有以九大高原湖泊为代表的淡水资源库。以抚仙湖为例,水质多年保持湖泊一类标准,其淡水储量占国家控制重点湖泊一类水的91.4%,相当于每个中国人15吨一类水储量。
水润人心,泽发达。优质水资源是人们饮水和享受水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抚仙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深水淡水湖,蓄水量达206亿立方米,占我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保护抚仙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玉溪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理念,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治理为先、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的思路,坚决打好抚仙湖保护治理攻坚战,力度大、规模广、影响深,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并举。实践证明,保护抚仙湖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必须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才能让一潭光明,为民可持续。
“我们应该非常注重保护,而不是发展。”启动保卫抚仙湖“终极复仇”,生态移民搬迁沿湖3.3万余人,关闭一、二级保护区153家餐饮住宿服务机构、37家砂石场、砖厂。加强退耕还林建设,实施一次性“彩林抚仙湖”建设15.17万亩,坡耕地治理5.38万亩,石漠化生态修复6.59万亩,未开垦林地造林抚育3.2万亩.通过铁拳“收拆”,加快“人退水”,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的生态,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处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好管水、治满湖、治流河、保蓄水山,保护好抚仙湖这个美丽的水潭,让宝贵的资源得到最好的保护。
"种植植被后,这个国家将会富裕起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利。抚仙湖北岸的马坊村,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8130元提高到1.62万元,呈现出家家户户艰苦创业、增收致富的新气象,开拓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一片片莲花池和湿地成为抚仙湖沿岸新的美景,生态红利得到充分释放,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钱袋更加丰厚,实现了“人的财富与生态之美”的有机统一。青山换金山银山,尝到甜头的人更有保护抚仙湖的动力。
走出平湖高原,千家万户都是滋润的。特殊的岗位赋予特殊的责任,这就需要特殊的责任。保护抚仙湖,保护毕成一池,玉溪义不容辞。面向未来,我们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决心,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理念,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卓识和“我不一定是成功的人”的胸怀,全面推进“山湖共护、水湖共治、兴湖兴产、城湖和谐、人湖和谐”,一定能把抚仙湖建设好。
所有在蔡赟发表的文章。com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