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团团马
这种天气是微风不干燥的好时候。周末不出去散步是浪费。五月天的劳累刚过,要不要远走高飞,寻找宁静?市中心区的这些老公园不仅历史气息浓厚,而且人少风景美。甚至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偷偷变得好玩!
这周周末,给娃安排一下吗?
大多数人都知道望江塔公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的,我们还专门写了(
_回顾戳此处_).而在很多老成都的回忆中:“_望江塔就是成都,成都就是望江塔_”
望江塔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的一片竹林中,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免费的,从“望江塔公园”门口进入,另一部分是免费的,门票20元。从“望江塔”门口望去,收费侧主要是唐代诗人薛涛纪念馆和望江塔。
如今的不过强烈建议,大家都来不收费这边逛!望江楼,彻底颠覆了过去很多人对它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望江塔公园有竹林,但是竹子有460多种。你惊讶吗?还有很多有价值的竹种,比如竹叶青,竹叶青,竹沥,竹沥,普通人连名字都没听过。都在这里,真的是竹园!
从入园之初,沿途可以看到许多用竹编制作的园艺器具。这些装置是国内高校在2020年设计制作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殊意义。不得不说,望江楼在弘扬竹文化方面确实有很多创新。
而且,从望江塔公园的地图上看,整个区域被免费划定为竹种质保护区。可以想象公园里的竹子种类有多大。试问,你还能在成都一环路找到面积这么大的第二片竹林吗?
除了竹林,望江塔公园还创造了许多仿古摄影的新场景,很多都是免费的。例如,竹映廊、私家花园、水墩等。而且大部分场景都是根据很多四川人、大作家、生活在四川的达官贵人的故事建造的,简直就是“古迹”的翻版。
当我们去潘趣卡公园时,我们在水码头遇到了两个修女,她们在音乐会上弹吉他和唱歌。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文学诗人的感觉,人们不禁怀疑古代人吟诗咏酒的场景大概是一样的~
让我们记住望江塔公园不仅仅是“望江塔”。真的希望大家多出去走走。你记得的那些“老”公园变得很不一样了!
文化公园东至琴台路,西至青羊宫,南至百花潭公园。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在市中心经常被忽视。
e04a34fb08d7307bbb0' />老成都们都知道,文化公园里有十二桥烈士墓,还是一年一度的成都花会举办地。小时候,他们可没少往文化公园跑。但现在,提起文化公园,他们会撇撇嘴说“有什么好逛的~”
地铁青羊宫站出来,除了赫赫有名的青羊宫,旁边就是文化公园入口。文化公园整体呈四方形,逛起来方便,也不容易走错路。
文化公园植被丰富,绿意盎然,花的种类不少,团妈还看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持续浇灌,保护着夏日被阳光晒焉儿的花草。往公园中心逛,可前往烈士墓广场,再往东门走,可以觅一处凉亭坐坐。凉亭附近的湖里,荷花才露尖尖角。
支矶山步道是文化公园最亮眼的一处风景。(请忽略这个大朵大朵的艳丽“樱花”)。
在塑胶步道上走路,舒适感很强。沿着步道走到高处便是古蜀时期的文物——支矶石的陈列位置。站在高处,眺望西门城巷景致,颇有一种登高望远的畅快感
从步道下来,有一个赏兰花的展览,里面陈列了多达百盆兰花,每一种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介绍。展览开设到16号,感兴趣的朋友刚好这周末还能去看看。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兰花,是自古文人最喜好植物之一。不管是外行还是内行,一次性观赏这么多种类的兰花都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另外,文化公园的娱乐休闲氛围跟人民公园也有得一比,茶馆很多,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分布密集,不愁找不到喝茶、打麻将的地儿。
小孩子的游乐场项目,有旋转木马、碰碰车、云霄飞车等。
整体来讲文化公园有老成都的闲适气氛,环境也更幽静,步道和兰花展是亮点,大片的三角梅正是盛开的时候。.
西门隐藏的冷门公园,非集幽静与悠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莫属。
路过琴台路,脚下踩着锦江,穿过著名的沧浪桥,就到了百花潭公园的正门。
杜甫曾写:“ _万里西出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_ ”,但这个饱含着古蜀园林景致的百花潭公园却不怎么被年轻人惦记。
经过去年的重新改整,如今的百花潭公园大有看头了。进门的川派盆景科普馆是川内首个盆景资料文史馆,线条感与科技感交汇的门头,有点裸眼3D的效果。
园区内盆景作品也增加了不少,整个空间有山有水,呈现古典与雅致相得益彰的新景象。科普馆内清楚记载了各流派的盆景艺术以及川派盆景代表,配合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游人对盆景这一冷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除了盆景科普馆,公园内还有一处曲艺博物馆,一处巴金先生的旧物陈列馆,这两个馆参观的人很少,但展馆内历史资料丰富,值得带孩子来逛逛。
重修修整之后的百花潭公园,道路更加干净整洁,茶馆没有特别多。相比一条路之隔的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更显清幽。园内有很树龄高达100多年的古树,绿植覆盖率也很广,就算是艳阳天也独得一派宁静和凉爽。
园内还覆盖了wifi和智能导航屏,现代化设备的加入让逛公园也更加方便了。值得一提的是,百花潭公园的偏门没有门,又与街道相邻。
整个逛下来,你会感受到老公园既有新变化,同时也保留了它独一份的成都儒雅气质。
感受市区内川蜀生活的宁静闲适,百花潭公园是一个好去处。
浣花溪公园,被戏称是西门市民的“后花园”,也因紧邻杜甫草堂,成为游客络绎不绝的热门景点。或许也就是因为浣花溪的声名远扬,才让附近的文化公园和百花潭公园相对逊色不少。这座连外地人都知道的五星级公园,成都人有好好逛过吗?
白鹭、竹林、杜甫是浣花溪的名片,万树山、诗歌墙也都很适合游览。
成都最大的人工湖上,落日飞鸟的景象仿佛让人穿越进古诗词里,大片绿色的竹林和鸟叫配合窸窸窣窣洒下来的阳光又像极了世外密林,388米长的诗歌大道上余韵悠长,虽然人不少,但是公园占地面积大,随便走走就能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森林秘境。
浣花溪公园值得打卡的景点太多,如果你不想跟游客一起打堆堆的话,不如选一条最适合带娃的路线,在景区获得本地人逛公园的快乐。
团妈的推荐是从入口的名人雕像开始。浣花溪的名人雕像做得生动活泼,个个文人都自带表情包,对好奇心重的小朋友来讲是个寓教于乐的认识方式。
然后再往前走,就可以去湖旁边的锦鲤池喂锦鲤,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喂鱼吧。
喂完锦鲤,在湖边坐下看看白鹭翱翔、鸭子戏水,湖光春色的景致在市区内也是独一份的。歇息片刻,再穿过竹林去观赏诗歌墙。这条路也是古风拍摄胜地,场景很适合拍些萌娃照。
成都的公园里最不缺的就是茶馆,如果觉得大的茶馆比较吵,往里走到草堂书院,那边人也少,还挨着竹林、河流,听着水流声和竹林随风摆动的挲挲声,这才是成都的诗意悠闲。
浣花溪公园的游乐园看起来比别的公园设备更好,旋转木马和“章鱼”童话色彩浓厚,连团妈这个大儿童看了都想上去坐坐~
开放性的森林公园里,处处都是文人气息,也处处都是诗书典故,难得的是,不管城市如何变化发展,浣花溪的文化气质一直保留得很好,公园和街巷里承载的文化积淀,都值得我们时不时去体验和感受。
对孩子们来讲,去认识,去发现城市肌理中的文化脉络是认识这座城市的独特方式, 成都儿童团 x 书写成都2021主题研学活动
今年将课程设立在城市街巷之中,将带领孩子们踏进城市街巷,寻访蜀中历史,建立对城市与文化的认识方式,跟着儿童团,在书写中认识我们的城市。
书写成都2021 —暑期课程也正在规划中,敬请关注成都儿童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