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虽然跳槽可能会导致降薪,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跳槽可以加薪。最近看到一个帖子。发帖的楼主说他8年跳了5次,年薪4万到92万。现在他在上海和上海都有一套房,然后当了5年码农就可以自由创业了。
8年92W的年薪引发热议。
原帖子如下:
但是,很显然,很多网友质疑,频繁跳槽就能实现加薪:这表情就是吹牛,我老板网站的导演也没那么牛逼;连续一年跳四次。你在等着成为一名雇佣兵。
@北京思福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牛二放牛牛不吃草,牛二吹笛牛天上飞。
@设计狮子。甄印石:我没有这本书。我为300的总套餐感到自豪吗?
@中兴公司员工:宝贝,吹牛要讲究技巧。
@阿里巴巴集团员工:2030年毕业后年薪5000多万。
@程序员:在场的各位,介意我说楼主是跳跳虎吗?
很多网友表示,没人想换工作太频繁:假的,连续四年,一年一跳,不管你有多厉害,都没人要;这样的跳槽,一般公司是不接受的。
@项目管理。昆仑弟子:如果我是面试官,18年就不要你了~
@宋庆:不好意思,你每年都换工作,而且你每年工作不到一年。太假了,年终评比还能拿满勤奖。
@ JD.COM员工:乘数都是虚构的。这个跳槽频率真的不一定能拿到年终奖。
不过,随后楼主在评论区真诚回复:上面的经验工资绝对是真的,现在网上频繁跳槽的人越来越多,一直呆在开水团里打架。
此外,房东还说:这只是受雇公司的收入。过去几年,没有投资意识。近两年,他开始进行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预计今年的投资收入将与工作收入持平。个人能力还行,不依赖学历。否则,如果你经常换工作,你就会失业。
也有网友认为,楼主是靠实力换工作,涨工资:不出意外,我一年看了四跳;也很辛苦。没什么好吹的。只要互联网行业人山人海,到处挖你,投出羡慕的眼光。
@腾讯员工:17岁,工资在2017年到2018年之间,加油!
@吴亚子:果然,互联网加薪靠跳槽。
@北京捷科智诚员工:夸张可能有点夸张,但跳槽加薪真的比比皆是。现在这个行业市场就是这样,不可能一个公司涨工资。
@北京捷科智诚员工:看到这里有人就酸,说公司不想这么频繁跳槽。如果你能这样说,就证明你还是太天真了!你们不都知道简历是可以造假的吗?只要资质够,技术没问题。你为什么跳几次?其他人需要性能支持。如果有人愿意跳,他们就敢跳。
@程序员:我一个朋友跟你有类似的经历,只换了两家公司。第一个从一个普通的无名公司跳槽到企鹅。今年,他从企鹅跳到了华为。他刚从一家普通公司毕业,月薪3000多。今年在华为不到6年,目前年薪90多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跳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但跳槽也是一种技术活动。如上所述,房东似乎频繁换工作,但这真的离“财务自由”更近了一步。
事实上,对于工资较低的求职者来说,一般加薪幅度在20%~30%左右,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对于薪资较高的人,跳槽的价格可以比上一份工作的薪资标准高出30%~50%左右,或者是行业领域薪资标准的60-75百分位,前提是应聘者各方面都符合招聘方的要求。
然而,跳槽是有风险的,应该谨慎对待。毕竟大部分跳槽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加薪,但也会有风险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面试前做好准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面试中面试官的提问和意外情况。那么面试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边肖和大家盘点一下:
第一,面试前要研究组织。
1.公司背景:公司性质、老板背景、创业历史等等。
2.职业资格:分析研究公司正在做或即将做的项目。
3.愿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或目前正在实施的计划。
4.文化:公司倡导的文化和价值观(一般官网会做相关宣传)。
5.其他:
其他你想知道的,比如公交路线,公司的薪资福利,未来领导的管理风格等等。
>大家可以通过与企业HR的电话沟通中了解,也可以通过企业的官方网站,百度百科,社交朋友圈等渠道进行了解,另外,也可直接找到目标公司的职工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的访谈。
二、对面试过程做预演
1、50/50 原则
说与听的比例最好为1:1,切记滔滔不绝亦或沉默不语。
2、2分钟原则
每次讲话不要超过2分钟,注意与面试官的互动。注:想要锻炼自己的面谈技巧,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面试。
三 、事先准备好雇主想听的内容
1、针对应聘职位明确优秀雇员核心素质要求
①、认真分析求职广告中的任职要求;②、最好找到该岗位的任职者进行访谈(可利用前面提到的脉脉)。
2、整个应聘全过程体现自身具备其核心素质
①、将自己过往的经历与企业对该岗位的要求进行结合,表明对该岗位的胜任力;②、认真总结之前工作中的亮点,进行突出。
四、明确要给雇主留下什么印象
最核心的:你非常适合这个职位而且你非常希望得到这个职位。
要点: 1、千万不要说先前雇主的坏话2、表现你是这份工作的不二人选:一方面要用实力证明,另一方面要表达对这份工作的信心。3、不要流露出乞求这份工作的态度
五、做好心态的准备
面试就好比是一场考试,在测试每个人的能力,也在测试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满信心。
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也迫切需要找到适合的人。(注意:是适合不是最优)
不是每一场面试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是必然。面试遇挫,不是证明你不好,而是面试的这家公司不适合,仅此而已!
应对面试,送大家一句话“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六、其他
1、项目知识的梳理和准备;2、相关证件资料的准备:一般公司都会提醒带简历,其他资料要求的较少;3、路线的查询,保证不要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