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林坤,刚毕业半年,却靠着卖自己独立设计或两次改造的衣服,月均营业额突破2万元,利润突破1万元。我用12件买了10件衣服,然后自己改造后卖掉。1992年出生的林坤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小生意。两年后,23岁的林坤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服装品牌,并开设了第一家分店。100多元从小预算开始。
90后女生打造独立服装品牌。
100多元成了她创业的“注册资本”。
从100钱媛小本创业到拥有自己的独立服装品牌,在粤渝求学的林坤似乎并没有太多规划。“一切都顺其自然。”
原来2013年,我在读大三的时候,男朋友麦也是从广东过来“陪我”的。“当时我们去丽江接游客,只剩下100多元。我们不想主动联系父母,在街上看到一件12元的t恤,所以我买了10件,想带回重庆卖。”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在自己的服装厂长大的林坤很有天赋。“当时我经常在寝室换衣服,同学们都认出来了。让我来帮他们改变。”
回到重庆后,12件t恤马上被林坤换掉了。“下午放学后,我们会在五六点的时候把它拿到摊位上。这10件衣服3、4天就卖完了。”林坤赚了六七百元。
只想找生活费的林坤,没想到自己拼尽全力也能赚到近一个月的生活费。于是,原本学摄影的她又回到了父母的专业,“偷偷溜到服装设计专业上课。”
有了这次经历,林坤把父母囤的剩货买来,自己改造后卖掉。“最高纪录在半小时内卖出了300多元,但如果没有下雨,价格还会更高。一般每天设置4小时。高的时候可以卖到1000多元。”
近万元货物积压的资金链几乎被打破。
看到这么好的生意,林坤放弃了摆摊生意,把店开到了川美创意微企业园,同时增加了购买量。“当时,它带来了近1万元的商品。因为缺乏经验,学生7月放假,生意不好,积压了近万元的货。这基本上是我们所有的资金。如果再卖不出去,我们几乎没有流动资金。”
为了解决库存问题,林坤在网上发起了同城免费摄影活动,利用她学习摄影的专业优势,为参与者拍摄艺术照片,前提是参与者穿她店里的衣服。林坤说,上一场活动吸引了100多人,不仅增加了人气,还多卖了两三千元的衣服。
这一次,林坤刚刚度过了危机。
准备聘请微信运营团队走高端定制路线。
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林坤说,她家是做服装生意的,她一直不愿意自己创业。她也想过在店里周转困难或者太累的时候放弃。但是,她觉得卖自己设计的衣服不仅仅是生意,更是分享自己的想法。现在店里约70%的生意是回头客或熟人介绍的客户。林坤认为这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展望未来,林坤表示,近两年,大学城开了不少风格相近的服装店,无数价格极低的线上淘宝店的竞争,更坚定了她自主设计品牌的决心。未来,她计划聘请专业的微信运营团队,将实体店与线上运营相结合。未来网店的营业额将占总营业额的40%,实体店将发挥更多的展示和体验作用。
林坤说,目前她在川美微企园的店内,70%的产品都是经过二次设计后进行了改装,或者简单地按照她原来的设计进行设计。事实上,这些衣服是广东许多服装制造商的最后一批货,质量过关,但款式过时,质量差
除了第二次转型,林坤还计划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走高端定制路线。为此,林坤在学校聚集了十几名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根据客户的要求自主设计,然后交付给广东厂家使用高端面料进行生产。
林坤说,这个灵感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当顾客来到门口时,他们有时会提到他们想要一件衣服什么的,但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这让她觉得如果有一个设计团队专门为客人设计图纸,然后交给专业厂家,会很有吸引力。
拒绝近百万风险投资人抚养自己的“孩子”
毕业一年多后,林坤以100元起步,现在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服装品牌。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平均月营业额已经达到5万到6万。这一成就也让风投们找到了林坤。
“总投资不大,而且是接近一百万元。我们开始说,应该由我们来决定我们持有多少。”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林坤坚决拒绝了。“风投看重投资回报,但我更看重品牌的发展和团队的实力。现在我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想自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