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当我思考中年职场危机时,我对工作和创业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我将分享我的想法,这只是一点个人想法。
第一,为了实现先进的财富和长远的发展,创业或建立个人价值品牌积累财富和资源才是王道。
在社会财富的分配和流动问题上,劳动人民总是在等待最终的分配,劳动的本质是购买自己劳动时间被剥削的剩余价值。在一个公司的制度和环境下,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和资源配置,就需要摆脱一些个人的意愿和自由遵守相应的规则和约束,然后与他人竞争。
在企业发展和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利润首当其冲的总是资本,分层层分布在晋宁塔上,最后一切消除后的剩余可分配金额都掌握在普通工人手中。当然,如果选对了行业,选对了出路,普通人能得到的比社会平均水平多,但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看看大家比较的人。
所以普通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要么在竞争中集中精力不断努力,要么就成为拥有和配置资源的人,也就是创业。创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的创业,还是类似自由职业者的创业,都可以靠自己创造和实现主动收入。至少有一定的概率,付出和回报可以成正比,甚至超过预期。如果你能再次为他人创造收入,你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从剥削者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剥削者。
第二,创业是一条孤独艰辛的路,其本质是自我剥削。
《爱欲之死》这本书对创业做了一些解释,让我很成功。作者说,对于一个高效社会的企业家来说,他不必屈服于一个剥削和约束自己的“他者”,所以他是一个自由的劳动主体,但这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他把自己分解成无数个自由的部分,然后向内剥削自己。自我剥削比剥削他人更有效率,因为前者带来一种类似于自由的感觉,或者这种剥削可以在不被统治的情况下实现。所以,无论是大项目型还是小项目型的创业,还是类似自由职业者的创业,虽然不再依赖他人配置资源,但其实都是自我剥削。如果自我价值高或者自我剥削的效率被剥削,则被认为是成功的;否则,所谓的收入越高,风险越大,而自筹资金也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挑战。
第三,职场的集体稳定感和归属感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相对容易的方式,但职业危机和年龄危机无处不在。
前几天参加公司工会的瑜伽俱乐部活动,突然感受到了久违的对集体的热爱。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习惯了集体生活,父母的教育就是找一份稳定好的工作。考上公务员或者大公司可能是最安全的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按部就班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是最简单的方式。他们有稳定感和归属感,不会想太多,每天都有明确的任务或目标,收入稳定。
然而,如果你想得到更多,你必须参加工作场所的竞争。竞争很容易介入,资源那么多,只是设定不同的目标和分配机制。要说加班996对年轻人不友好,中年危机就更无奈了。一旦失去竞争力或公认的价值,人就会被淘汰。失去稳定收入,没有其他财富渠道的普通人,生活水平肯定会直线下降。再加上房贷、车贷、意外、健康、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中产阶级也有可能返贫。
企业家思维和农民工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各有利弊,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能力,也取决于家庭和环境。有些人很早就明白了一切,洞察了商机,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有些人因为机会而享受社会红利。但是大多数人
所以,作为大多数普通人,创业而不谈,可能会提前做好准备,考虑多职业发展,多学习一些技能或专业知识,思考合理适当的投资理财,提前做好养老计划,提前退休而没有财务自由,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即使你失业了,也不会对你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一直保持独立,那将是个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