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去河南驻马店创业办厂,驻马店低门槛创业

  

     

  

  说到小提琴,你一定会首先想到意大利,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小提琴制作历史和文化。你可能不信,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有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从小没有接触过小提琴,但现在有些人已经成为中国小提琴行业的代表人物,小提琴的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图为小提琴制造业的代表人物李建明,他是今天的英雄。1993年,当他还是个农民的时候,他去了北京工作。自从他开始学习钢琴制作,他首先在北京建立了工厂,现在他是中国最大的小提琴加工企业。(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图中拉小提琴的女士是李连枝,她也是确山人。1992年,她和丈夫去北京工作。她四十多岁,在农村出生长大。初中毕业前,她住在家里种地放羊。正是因为她不愿意来北京工作,不愿意去小提琴厂工作。现在她在北京开了一家生产小提琴的工厂,在北京买了房子,开了一辆豪车。现在一家人住在北京,女儿在意大利学小提琴,成了小提琴艺术家。(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1997年,夫妻俩和几个亲戚朋友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用在钢琴制造厂学到的技术开始了小提琴制造生意,没有资金,也没有工厂。几个月来,他们夜以继日地制作了几十把小提琴,被一位美国顾客看中,全部买下。但是在发货前一天晚上,几十把小提琴没有固定好,全部都坏了,一下子损失了20多万。李连枝气得哭了,但哭也没用。她很快就走了出来,振作起来,直到今天的成功。(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接下来说说今天的主人公,上面提到的李建明,他的小提琴工厂是最大的,年产量3万多件,产值上千万。创业的时候,他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自己的钢琴卖到意大利,意大利的故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吃了不少苦头。他好几次背着自己的钢琴去探索意大利市场。每次要待最长的45天,他都很努力,终于在2012年底打开了意大利市场。现在,每两个月就有一大箱钢琴被送往意大利。(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他本可以留在北京,像李连枝一家一样过着富裕的生活。应家乡的邀请,他毅然决定回老家建厂,和在外辛勤劳作的乡亲们一起回到确山县。他也放弃了在美国生活的机会。(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回到家乡建厂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确山的湿度比北京高很多。起初,李建明并不在乎这个细节。钢琴画完之后,按照北京的晾晒时间,完全不合适。幸运的是,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很快就找到了所有的控制点。图为工人在油漆和烘干钢琴。(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李连枝和李建明,确山县的很多人都出去做钢琴了。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后,仅确山就有多达2000家钢琴制造商,有的成为钢琴厂主,有的成为钢琴大师。图为钢琴制造商在工作。(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图为现已成为钢琴大师的李先印和何瑞霞夫妇。2000年,他们一起去了北京,在李建明的一家钢琴厂工作。对他们来说,关键的工序是“合琴”,就是用猪皮胶把琴盒粘在一起。2015年,他们跟随李建明回到家乡确山县的新工厂。虽然地点变了,但他们的钢琴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丈夫拉大提琴,妻子拉小提琴,只能通过透明玻璃工作。(图片来自东方集成电路)   

  

     

  

  他是汪金权钢琴厂的车间主任   

现在正在做的工序叫刮板,是制琴的第一道工序,要木头上刮出琴的大致模样,他还带了一个徒弟在他身后干着同样的工作,工作中的一老一少也没什么交流,制琴工作不用嘴,只用心和用手,他这样说道。(图片来自东方IC)

  

  

制琴一共有12道工序,每道工序配2个人,都需要熟练工才能胜任,但是有经验的人不多,如果在岗的有人不干了,另一个人还要负责在亲朋好友里找一个搭档,给新人当师傅传授制琴技艺。就这样制琴的手艺慢慢地在确山县传承开来,也是北京确山制琴人多的原因。(图片来自东方IC)

  

  

制琴的工具:刮刀,是他们自己根据平时的习惯做出来的,只有顺手的工具才能做出最好的琴,像每一个手艺人一样,工具就像制琴手艺人的生命。(图片来自东方IC)

  

  

他的制琴厂和制琴团队也经国内多家媒体多次报道,还被拍成纪录片《提琴家园》。如今,李建明的提琴厂是国内最大的私营提琴生产厂,确山提琴不止在国内出名,更是在美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欧美地区受到欢迎,确山提琴的产量更是占到全国提琴总产量的40%左右。李建明的制琴厂也不再仅是ODM代工产品,已经申请了自己的提琴品牌。(图片来自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