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 vision china
文字|巨潮商业评论,作者|龙飞,编辑|王
人们习惯于用谎言和骗局来形容二级市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低门槛市场”,但他们往往对这个市场的价值和意义模糊不清。
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充满骗局和罪恶的地方,它将永远活不到今天。
企业家在这里出售股票,以换取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接受来自市场的定价,还寻求更多的商业可能性,并回馈资本提供者。
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人会成功,也有人会失败——就像网景和ChinaNet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最终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一样,但苹果、微软和亚马逊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有价值的企业。
在指责二级市场不可靠的时候,人们也可以从网景和亚马逊的经历中找到一些答案:不可靠的是这个市场的规则和运作,还是只是它的一些参与者?
几轮暴涨之后,元宇宙似乎成了股市“充满骗局与罪恶”的又一个例证:.没有多少产业层面的相关公司崛起,为什么a股公司股价要大涨?
12月中旬市场,元宇宙行情再次加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为“元宇宙概念股”,成交量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元宇宙概念股整体表现(2021年9月至今)
否认元宇宙市场很简单。只要看看他们的主营业务,看看企业的财务数据,就能找出无数的原因,但最终的结果是与整个市场激烈对抗。.
袁的BIGBANG还在继续。谁错了?
# #01二级市场先行
在元宇宙时代,企业很难通过互联网再次收获行业。
这与中国投资界过去几年在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炒起了元宇宙,.的经历不一致
这也是元宇宙市场被多方广泛诟病的重要原因——风险投资首先要培育企业,然后在项目成熟时完成ABC轮融资,再去公开市场融资交易。
但现在,公开市场的投资者直接变成了风险投资家,通过公开交易股票,直接“投资”有元宇宙相关商业计划的企业。
然而,实际上二级市场的交易,并没有直接为企业布局元宇宙提供资金,并没有影响投资者的投入。
这种现象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在之前的文章《别把元宇宙想得太复杂》和《别看不上土味元宇宙》中,巨潮将元宇宙定义为新一代的社交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有机会重新做一遍,并适配VR/AR/全息影像等硬件。
人们可以在基于社交的元宇宙中观看表演、风景、电影、工作和会议,并将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部分转移到互联网上。在这些领域,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企业在运营。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元宇宙表演公司”、“元宇宙在线会议公司”、“元宇宙电影公司”就没有市场了。仅靠硬件或数字能力几乎不可能取代这些行业中由来已久的实体。
这些实体公司也开始更多地了解元宇宙的运行机制并积极参与——无论是积极参与还是仅仅为了战略布局,他们都较早地开始了相应的能力建设。比如在这个元宇宙市场上抢眼的尚锋文化(SZ: 300860),本身就是国内最大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是文化表演、舞美、创意。
尚锋文化股价表现(2021年10月至今)
互联网公司收割产业的事情,在元宇宙时代难以再次出现了。是一个工业比工具更有价值的时代。
# #02无法理性
就像是给上市公司做“天使投资”,'s大量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押注未来。
在日益流行的市场中,对元宇宙价值的判断更多地分为两个层次。相比之下,官方媒体的语气一直被认为是客观公正的。
《人民日报》的评论希望人们“让子弹飞一会儿再下结论”,在“万物皆可通用”的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理性。
舆论场的观察需要尽可能理性,但只要资本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理性的地方。卷入价格与价值的纠缠,就永远离不开人性的攻防与博弈。
具体来说,在元宇宙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博弈的结果是一个错误的开始,甚至是一个疯狂的假start-在企业实现真实业绩之前就进行投入,.
strong> 而不是等到漂亮的财务数据发出之后。类似的投资策略,在投资界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 宁德时代完成建设尚未投产的产能、已经建设过程中的产能、刚刚完成融资还没建设的产能,全都被统计利润,计算到了市值里面;
> 百济神州的新药研发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连年亏损并且甚至无法在资产负债表里沉淀出漂亮的数字,但高瓴仍然不计代价地坚决投入,市场也给出了千亿级的市值规模;
> 天使投资阶段几乎所有的估值模式都是失效的,基本上就是天使投资人根据创业者的履历做一个非常粗线条的定价,以至于最终“清北藤校”成了拿天使轮融资的硬条件。
这些投资前置的动作,一般都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在做。
有专业的分析师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去计算未来的利润,有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对创业者进行“相面”,分工严谨,在不确定性中尽可能计算确定性。
当元宇宙这样新的风口出现,普通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在一级市场去投资创业企业,也无法通过精密的计算去赌相对确定性的收益。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参与进去?
就像是给上市公司做“天使投资”, 海量的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未来下注,热情且盲目,但情有可原。毕竟这是普通人唯一够得着的投资机会。
## 03价值的迅速挖掘
> 当行业充斥着热情乃至于狂热的投资者,最终让企业的价值增量被迅速挖掘。
对于大多数散户投资者来说,专业的投资能力先天不足;而专业的投资机构们,又因为元宇宙概念股大多没有直接主营业务而难以参与。
因此,A股的元宇宙行情出现了一边倒的散户定价。以游资为代表的散户投资者,用激进的方式高举高打,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投资回报。
这当然不是理性的投资动作。大量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以这种方式参与市场,注重“概念”。
例如在硬件层面,歌尔股份在山东的邻居共达电声(SZ:002655)对外表示,目前有产品在VR领域适用,股价涨了一波;中科创达表示自己为知名VR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宝通科技用投资的策略对VR上下游进行投资,也被认为是概念股。
歌尔股份股价表现(2020年1月至今)
只要被认定是VR相关的硬件企业,都会有投资者介入。
相比之下, 内容应用层面更具想象力。 作为规模巨大的新一代互联网生态,有无数的内容需要填充。只要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业态,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再做一次。
例如锋尚文化11月初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以公司目前所掌握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成线上舞美演艺等项目,目前“已经布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内容制作技术,完成数字化内容和场景搭建。”
这甚至不是未来某一时间才会引爆的市场,而是已经开始有放量增长苗头的业务。 在早期美国说唱歌手Travis
Scott《堡垒之夜》虚拟演唱会之后,已经有贾斯汀比伯、瑞典的顶级流行音乐组合ABBA(阿巴乐队)、国内虚拟元宇宙女孩ViVi子涵等各类演艺明星、虚拟偶像开始尝试或筹备虚拟演唱会。
明星为了噱头和流量都会对元宇宙蠢蠢欲动,而这其中的舞美建设同样需要专业团队。如之前所说的,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资深的产业企业被创业公司颠覆的概率不大。
产业界的大公司已经普遍基本掌握了数字化能力。
当市场里充斥着热情乃至于狂热的投资者,企业的价值增量就会被迅速挖掘。资本市场的效率出奇的高。
即便是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被计算的价值,也会被早早标注好价格。
## 04 写在最后
对A股市场投资者的狂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全球大佬的看好和期待:
12月7日,比尔盖茨在他的博客中写道,“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多数在线会议将从 2D 转移到 Metaverse,一个带有数字化身的 3D 空间”;
12月9日,Meta(原Facebook)宣布,它将向美国和加拿大成年人开放其VR社交平台Horizonworlds,这个产品于去年开始内测。开放之后,持有VR装置Oculus
Quest 2的用户可免费下载;
12月10日,百度宣布将于12月27日发布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届时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将在“希壤”举办。这是国内首个在元宇宙中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
在这样一个山雨欲来的状态下,传统意义上的“价值理念”,已经无法劝退投资者。
当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新能源一个个风口都被最终验证、造富无数之后,想要抑制住人们的参与热情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