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拍短视频创业项目,餐饮创业vlog真实记录

  

  聚焦迅速崛起的Tik Tok案,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和方法。欢迎来到新的“Tik Tok粉崛起”专栏,每两周一期,今天是第15期。   

  

  依托新榜单收集的海量Tik Tok数据,我们还推出了第15期“Tik Tok达人粉丝增长榜TOP30”(完整榜单见文末),展示了两周内粉丝增长最多的Tik Tok达人(不含媒体和明星)。本统计周期为8月26日至9月8日。   

  

  为了提供更多的思考维度,本期《Tik Tok涨粉》我们将聚焦Tik Tok的美食账号,看看这些账号是怎么玩的。他们是怎么复制爆炸的?   

  

  #抖音美食账号分为哪几类?   

  

  在美食家眼中,Tik Tok更像是一款美食App,可以搜索“美味餐厅”,学习“如何做一道菜”…   

  

     

  

  因为美食领域的受众比其他领域更广,自然美食博主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从新榜单发布的十几期《Tik Tok达人粉丝增长榜》来看,美食账号经常出现在榜单的TOP30账号中,粉增长的速度不容小觑。   

  

  以目前拥有2828万粉丝的“郎维贤”为例。从5月初到8月底,他的粉涨了1400多万。   

  

     

  

  在观察了名单上的食品账户后,我们将Tik Tok的食品专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 教程类   

  

  这类账号的视频内容更像是一个菜谱,每一步都走得很细致,教人如何做出美味的食物。该视频可操作性强,制作成本低,更新频率快。   

  

  比如1276万粉丝的“家常美食教程”把账号变成了烹饪教程,视频中没有真人,以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步骤吸引了大批粉丝。很多网友说:“我已经收藏了,准备自己试试。”   

  

     

  

  同样,“教你做饭”,大部分账号还是选择真人出现,比如“麻辣德子”、“中国烹饪大师郝大厨”、“皮皮(教做饭)”等。增加账户的个人设置感也会提高可信度。   

  

     

  

  也有一些账号即使没有人出现也会通过语音出现。比如两周涨了117.1万的“马霞厨房”,通常会在每个视频的开头做自我介绍,以此来加强账号的温度,增强与粉丝的亲密度。   

  

  不过这类视频虽然实用,但内容波动不大,所以点赞数并不稳定。   

  

  以本期TOP1的Tik Tok“家常菜”为例。最近两周新增粉丝257.7万,9月8日粉丝399.4万。到发表的时候,这个账号的粉丝数量已经上升到了613.5万。即使有如此快速的涨粉趋势,视频数据依然波动较大,从几十万赞到几千赞不等。   

  

     

  

  2\. 古风/田园生活类   

  

  这些博主大多生活在农村,一举一动都从视频拍摄的内容、食材的选择、烹饪等。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李子奇》的252万粉丝通常会用视频展示原始的烹饪手法,背景音中清脆的鸟鸣声和虫鸣声也会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同样的,还有粉丝280万的《安卢晓》和粉丝463万的《乡村大胡子哥哥》,都是在烹饪美食的同时传达当地的风土人情。   

  

     

  

  3\. 吃播类   

  

  吃在所有平台都很受欢迎,这类视频主要是通过新奇或大量的食物来吸引眼球。Tik Tok《狼维仙》发表的作品中很多视频都是挑战性的,即几分钟内有多少份食物算成功。   

  

  这种模式在国内比较早,比如“米子君”,其早期的视频标题基本套用了“限量名词”的公式。   

  

  在接受新榜单的独家采访时,她表示,吃和播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非常解压。其次是治病,很多人可能想吃又吃不到,看着别人吃就会得到自己想象中的满足感;最后,它是食物的风向标,告诉大家哪里有吃的。   

  

  4\. 探店类   

  

  很多吃美食、播美食的博主的内容会包括逛商店。Tik Tok的作品像《狼尾仙》基本上把店铺定位加到了每一个内容上。   

而「密子君」目前在淡化自己“大胃王”的标签,抖音视频更多是去往不同的城市,呈现“少食多餐”的逛吃。

  

  

除此之外,抖音上也有不少单纯做探店的账号,这类账号一般地域属性较强,例如「南京必吃榜」、「重庆吃货王」等。

  

除了以上四类,不少美食博主会在视频中加入一些脑洞、Rap、创意或故事,丰富做菜的过程,容易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 抖音美食类账号的爆款内容有哪些特点?

  

在本期的“抖音粉丝增幅榜”上,「家味美食」、「浪胃仙」、「小黄豆妈美食」和「夏妈厨房」双周涨粉都在100万-250万。

  

  

除了「浪胃仙」为吃播类,其他三个账号发布的作品均为教程类视频。这类视频的评论区最常出现的就是“收藏”和“关注”,当一支爆款视频出现,观看视频的用户覆盖面也会越广泛,如果用户想要尝试学做一道菜,那么他们选择关注这个账号的可能性会变大。

  

不过,看似简单的家常菜教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没有了反转和爆点,教程类视频很难持续做出爆款。

  

  

从大环境来看,美食短视频领域的新账号入局多,竞争激烈,内容同质化、商业变现等问题也一一出现。

  

不过,无论内容形式如何迭代,爆款内容依旧是账号的涨粉秘诀,在研究了已发布的榜单数据后,我们大致总结了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三种内容:

  

1\. 偏向vlog内容

  

以「小黄豆妈美食」为例,她分享的作品更多是记录家里的一日三餐,例如好朋友来聚餐准备了11道菜、一家五口的晚餐等。

  

  

9月初,她发布的一条视频,讲述了早上6点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获得了181.1万点赞,远超平日的数据。这支爆款视频在教学做菜的基础上,加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用户也乐于在评论区讨论做菜方法。

  

2\. 挑战型的内容

  

「浪胃仙」时常会用挑战的形式拍摄视频。比如,挑战一口吃完一个大包子、两分钟吃完一碗面+三明治……

  

他还会参与抖音官方发起的活动,例如8月初发起的#三口吃完挑战#,目前话题总播放量4.7亿,「浪胃仙」的这条视频点赞数为256.1万。

  

  

「全媒派」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社交媒体的文化影响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模仿行为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挑战型内容比较容易火,像之前风靡多个平台的“踢瓶盖挑战赛”。

  

3\. 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内容

  

相比较泛娱乐的短视频,可能看完只会带来瞬间的快乐,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美食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如果可以附加上更深层次的感动和寓意,从情感上给观众带来波动,内容自然会脱颖而出。

  

# 抖音上的美食博主有哪些变现方式?

  

如今,大部分的抖音账号都是通过接广告来完成商业变现,美食博主也不例外。

  

一种是品牌露出,通过视频创意植入广告;另一种是通过抖音POI功能,用达人的线上流量为线下店铺导流。

  

抖音号「红雨老师(多肉)」目前粉丝数969万,他们的视频套路一般为几位大胃王“吃垮”一家自助餐馆。基本上,每条视频的左下方都会带有店铺定位,通过将探店和吃播两种形式的结合,为商家导流。

  

  

还有些美食博主会通过挂购物车的方式,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或者CPS分成。

  

除此之外,当美食账号发展到一定体量,有些达人会将粉丝导流到微信上销售特产。

  

  

有些则选择开设自营网店,建立个人IP。去年8月,李子柒开了自己的淘宝店,尽管评价褒贬不一,但店内的苏造酱在一周内卖出6万多份。

  

而抖音提供了内容到电商的导流,打开「李子柒」的抖音橱窗,单价59.7元的桂花坚果藕粉目前售出6.9万份。同时,她会不定期在抖音作品上标注“戳主页小黄车加购”。

  

  

相比之下,「野食小哥」的自营店铺更像是一个“超市”,品类包括零食、即食海鲜、酱料等。

  

  

对于美食博主来说,想要做自营店铺,找到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是关键,不然那些涌来的差评,只会一点点消耗尽粉丝的好感。

  

除了以上几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我还了解到,抖音号「贫穷料理」有授权线下餐饮店的打算,而账号目前还是主要靠广告变现。但授权的方式会使得商业变现途径更长,操作方式也更为复杂,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美食领域竞争激烈,美食抖音达人的变现方式仍在不断进化,好在因为美食内容的受众范围广,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依旧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开拓。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美食领域的爆点在哪里?

  

ps. 以下是第15期“抖音达人粉丝增幅榜TOP30”完整榜单,来看看最近两周还有哪些抖音增长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