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NavInfo的步伐与今天的BAIC创新系列中的“创新”一词非常合拍。与那些带着项目来参展的初创公司不同,纳维丰的展览工作要复杂得多。
虽然他是行业老大哥,但如今的纳威福和很多创业者都有着同样的心态。由于大会的主题是通用、创新: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沟通面前没有“老少”之分。从北五环到东六环,纳威丰团队将旗下所有主打产品带到了BAIC的家。“这是与汽车行业企业家不止一次的面对面交流和沟通。”。NavInfo的工作人员说。
正如100强电动汽车委员会秘书长张永伟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所说,如今汽车行业创新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正是因为人们逐渐放弃封闭发展,采用平台化、开放化、协同化的创新方式来弥补自身的优势。这在这个行业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
“我们不梦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创新,为整个汽车互联网贡献自己的力量。”纳维丰的新任首席执行官程鹏在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时说。
事实上,在上月自己的用户大会上高调宣布自动驾驶转型之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家已经经营了15年的公司的名字。然而,NavInfo的车载导航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的60~70%。
利用他人的优势,创新是一种秘密的努力。通过一系列的投资并购,在宣布转型之前,NavInfo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相关领域进行布局。从传统导航到车联网再到自动驾驶,甚至芯片制造和大数据平台的建立,都离不开“高精度地图软件算法计算能力(芯片)”几大核心能力的支撑。
同时,地图导航还是NavInfo的新王牌,自然不能丢。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引入ADAS地图,通过产品算法将前方路况告知驾驶员,实现了精度从10m到1m的飞跃。程鹏说,通过大量的数据测试,他们发现在ADAS地图的帮助下,汽车和手推车可以实现5%的燃油经济性。未来两年,中国700万公里道路将实现米级精度。即将到来的移动设备上的定位服务将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程鹏坚信,自动驾驶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登陆。在此之前,NavInfo将继续承担将现实世界构建成实时更新的三维世界的责任。NavInfo对“智能汽车大脑”的新战略愿景是在2022年。他们希望实现导航、车联网、自动驾驶、芯片、位置大数据五大业务板块构建的战略布局。
目前,navinfo也在积极寻求车身控制、胎压传感等业务的突破,这些业务似乎与地图的关联不大。自从增加了芯片制造板之后,该部门就在开发三款新芯片,而程鹏一直有一个小目标:成为汽车芯片领域的华为。目前汽车上100多ECU被德日垄断,程鹏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打破这种局面。
通过现场展示可以看出,搭载四维图形芯片和算法的车辆,机器视觉识别率较高。程鹏兴奋地说:“人工智能已经很强大了,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我们仍然不同于BAT。我们的特点是:甘当孺子牛,甘于不求虚荣。我们希望我们的芯片能力、高精度地图定位、自动驾驶系统都能被大家选择,想开什么就开什么。我们的合作对象不仅仅是汽车工厂,还有滴滴等终端级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还有互联网创业公司,我们非常愿意尽力去服务,我们的数据是开放的。”程鹏激动地结束了他的演讲。
“数据开放”这个词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已经足够诱人了,但是对于一个“传统”企业来说,愿意这样做是一种思维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