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j2l q49k 0/0591 c 0 fa 3104 a2 EB 9508509 f 8828929 /
在皖北农村,负债3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意味着家庭可能永远无法翻身,靠种田攒钱还债是绝对不可能的。于东家也成了村里最穷的家庭,这也意味着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们。
余只拼命赚钱。有时他在街上摆摊给人打零工,比如装修、帮工、家政,只要有人请他做;有时我在建筑工地工作,搬砖,搬运水泥,钢板等等。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是个努力的家伙,拼命三郎。只有于东自己知道。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做不到。你要还债,家里人都急着用钱!
经过两年的努力,父亲终于放弃了。虽然花了很多钱治疗父亲的病,但余东还是拼凑起来,给父亲办了一个体面的葬礼。然后,安慰完妈妈,我就离家去工作了。
于东知道打零工养家很难。不打零工他能干什么?第一次,于东做生意,赚大钱的欲望在他的脑海里如此强烈,但他只有小学学历能做什么生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于东还是没有什么想法,所以他只能暂时做好自己的瓦工,甚至打零工。
有一次,他在徐州接了一个1万元的内墙画生意。客户是一家环保服务公司。他们在一栋办公楼里租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单元。他们想翻新城墙,经人介绍找到了于东。
于东看了看整面墙,花了200多平米。按照所有材料计算,至少一平方米在50元左右,这个项目至少要花费1万元。客户没有还价,但有两个要求:第一层涂料必须环保,比如耐污染、零甲醛等。第二,必须在一周内完成。时间要求,于东显然很难独自完成,他找了两个同伴,三个人一起做;至于环保材料,于东决定去市场上找。
但有一天,我跑遍了徐州很多建材市场的油漆店,看到了很多品牌的产品,却找不到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当天下午,于东在其中一家油漆店询问环保漆时,于东遇到了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人。
qvj2lq49k0/281aabc2105c431da86e6015aed2ef1f' />
原来在与余东几次交往当中,缪总发现余东是个能吃苦,做事也很有主见的人,只是经济条件差了点,经过前一次小业务的合作,也发现余东的个人潜质,决定帮他一把。他决定给余东免费派送10万元的产品,同时借给余东5万元,用于找门面和装修,条件是:两年内必须在皖北,开出三家专卖店,完成产品销售300万元!
为了帮助余东启动项目,缪总还安排技术和营销骨干,专门给余东做产品培训和销售培训;并派出销售专员深入安徽,与余东一起寻找门面、装修店铺、招兵买马和拓展业务。余东的家人和亲友,知道这件事之后,都认为余东是遇到贵人了,嘱咐余东要珍惜。余东也感恩之心强烈,暗暗发誓绝不辜负缪总的大恩,珍惜这一次机会。
余东凭借自己在泥瓦匠行业的关系,笼络了76个同行,进行有偿式涂料产品推荐;同时在当地各楼盘大量派发宣传单和电梯、墙面和地面等不干胶广告;另外还积极走访曾经合作过的几个包工头,又在包工头的引荐下,搭识了多家建筑工程公司的材料采购关系,终于在营业后的第二年,接到了第一个150万元的外墙涂料工程项目。
余东涂料店在家装领域也渐渐有了销量,现金流也开始正常。他第一时间就把亲戚家的债务给偿还了,并想先把公司借给他的钱也还掉时。缪总却说,不如用它扩大经营开第二家专卖店,余东一想也对。于是,又在皖北开出了第二家涂料专卖店,因为他老婆跟着他跑了大半年,也熟悉了建筑材料行业,所以第二家店就由老婆分管。
2000年,余东赚到了第一个10万,第二年盈利突破50万!他把老家的破旧老房翻修成二上二下的两层楼房,令全村人刮目相看。为了方便业务,他又买了一辆别克商务车;因为已经开了五家涂料店,所以干脆把原来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扩改为建材贸易公司,员工也从一开始的夫妻老婆店,到三年后的15人。
余东成功了,他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成为晨光公司的优秀经销商,而当初援助他走上这条创业之路的15万借款,也被公司当做奖励,赠予给余东。余东村里的人,以及身边的朋友都夸奖余东有能力,能赚钱,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没有贵人相助,他余东可能还是个农民工,在徐州打零工呢!
如今,余东是晨光涂料皖北地区总代理,年销售额突破3000多万元,他的余东建材贸易公司也分设了家装部、工程部和零售部三个业务部门,跟余东从小一起在村里长大的多个儿时玩伴,统统被余东招募进公司,尤其是以前帮助过自己的,因为他知道要什么叫感恩。
余东的座驾也由别克商务车,换上了宝马7系;进出公司都有人尊称他为“余总”,俨然是一个成功人士。有一次余东开车去徐州办事,经过曾经摆摊过的街道,忍不住靠边停了下来,看到这里依然一溜有多个农民工模样的人或坐或蹲地在那里揽活。后面靠树的地方,还有几个人边摆摊边打牌。
他每人给他们敬了一支烟,又给了名片,说如果有工程就来找他们,同时欢迎他们订购自己的涂料产品。但他没说自己曾经也在这里摆过摊,因为这些人都不认识。离开的时候,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恍惚之间,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余东感觉真像做梦一样。
有一次,与几个建材行业的朋友一起吃饭喝酒时,大家余总余总地劝酒,也好奇地问他怎么会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农民,一个农村泥瓦匠,变身为如今的商界成功人士时?他把自己穷困潦倒,欠了亲戚家三万元债务还不了,后来遇到缪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感慨万千,感觉像电影,有点神奇。余东也感慨地说:我有今天,还不是因为遇到了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