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产权的“标准实施”?
知识产权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是执行GB/T29490-2013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
GB/T29490-2013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什么?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
2.系统梳理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
3.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能力;
4.提高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能力;
5.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提供了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规划、实施、检查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该体系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输入是企业管理和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1.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2.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3.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确保投资安全;
4.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不断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产出一般包括:
1.鼓励知识产权创造,促进技术创新;
2.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地位;
3.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4.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企业为什么要“执行标准”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条件
企业要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而知识产权管理要做到“领导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企业应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责任。
2.规范知识产权资源管理
专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上述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已得到相应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了企业研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要求。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得到控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控制。
聚焦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四个关键环节。它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获得、权利管理、权利申请和权利保护四个方面界定了企业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尤其是对于企业的内外合同管理。
6.明确规定企业要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定期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检查和分析,并根据管理目标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思想层面: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不强;
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
资源水平:缺乏知识产权人才;
结果:发明创造质量不高。
“执行标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