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圈7月2日报道,文:窦悦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信号的增强,以及电子商务的刺激和支付行业、快递的支持,很多传统企业需要借助APP客户端实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新兴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将很多业务迁移到APP客户端,以移动化的形式进行运营。
_营销_,销售。
一家公司是否拥有定制化的APP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家公司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志。也催生了一大批基于移动互联网、从事APP开发的相关企业,在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App
Annie最新分析显示,到2021年,全球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6.3万亿美元,比2016年的1.3万亿市场规模高出380%。
可见,手机APP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APICloud就是其中之一。
APICloud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提供混合APP技术开发的基于企业互联网的生态平台。2018年5月,APICloud宣布获得复星牵头的投资,北极光跟随B轮融资1亿元。
创始人刘欣虽然是技术人,但他是文科人。大二时,他独立设计校园网站并获奖。大三的时候,他放弃了留在学校的机会,辍学开了一家公司。然后,他离开武汉,到北京和贺勋会合,几年后再次会合。
_ startup _ APICloud。
APICloud创始人刘欣
B2B圈了解到,一个完整的APP项目至少需要一个项目经理、一个UI设计师、一个IOS开发工程师和一个Android开发工程师。另外,如果需要后台数据交互,还需要一个后台开发工程师和一个测试工程师。
对于简单的APP,设计、开发加上测试的时间至少需要6到8周,由于移动应用开发难度以及相关人才的稀缺,导致应用开发周期较长。
APICloud所做的,是通过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混合开发技术,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布局,用生态力量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服务能力贯穿业务互联网化、需求分析、产品原型、项目管理、app开发、应用运营、数据分析等全生命周期。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简化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移动应用的开发、测试、发布、管理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缩短移动应用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构筑护城河-
实际上,APICloud一开始是作为一个APP开发平台,最初是为开发者提供一套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
然而,随着整个移动应用生态的发展进入长尾期,APICloud不再满足于只是一个移动应用开发者平台。
在B轮发布会上,刘鑫宣布APICloud自身定位转型为企业互联网化生态平台。
刘鑫解释说,拿到A轮融资后,公司比较低调。这期间一直在积累资源,做产品,做市场,同时也在思考两件事:
APICloud边界是什么?2B公司应该如何赚钱?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开始思考企业的护城河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说你的竞争力是技术,但是很抱歉,在中国市场里,技术很难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壁垒,你有的技术,别人也能学会,这不是一招鲜的东西。
在我看来,企业的护城河是天生的优势,也就是说我有别人。
APICloud的本质是一个开发者,但是我们传统的模式一般是给开发者提供技术产品,这就很难坚持用户。如果竞争产品推出新技术或新产品,它们很快就会跑掉。”刘欣告诉B2B圈。
刘欣也认为,传统的盈利模式是,软件厂商把软件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卖给企业,按年收费就行,如果有更新迭代,再收取服务费即可。
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照搬复制这个模式,但刘鑫觉得这样太传统并且不性感。“
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有效新颖的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于是我们想到了企业互联网生态平台。"
“当我们谈论生态时,我们并不是指有多少开发者在我们自己的平台上。我们基于企业互联网文化的需求市场来构建入口。我们从产品驱动开始,做好我们的基础产品,帮助开发者从最初的需求开始,梳理需求,再到后期运维管理、企业安全等需求。在我们的公寓里
台上都能得到满足。平台上还可以对接各种第三方服务,使企业互联网化中的每一环节,在我们平台上不断被唤起,再撬动整个行业,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闭环服务模式,这才是生态。”
因此,APICloud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升级,
在产品形态上,APICloud开始转向打造一个社区平台模块Store,或者说企业APP版的“京东”。 (
为开发者和企业,打造一个入口,这个入口可以获得开发者想要的任何技术,产品,服务。以自营的模式,除了APIcloud自身的技术产品,还提供第三方的API接口。)
模块Store作为开发者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大量成熟的APP功能模块,在开发APP时,可一键调用API模块实现无需单独开发,从而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在服务上,APICloud服务能力贯穿业务互联网化、需求分析、产品原型、项目管理、app开发、应用运营、数据分析等全生命周期,可以满足企业互联网化过程中的整体需求,而生态的定义,主要是APICloud平台健全的业务,包含面向开发者、企业客户、第三方生态服务商(诸如很多SaaS、云服务等)的生态服务体系。
例如,APICloud还与100余家主流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涵盖支付、 IM、
直播、识别、地图等丰富功能,满足各类app的开发需求,迄今已有超过60万的用户使用APICloud移动开发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APICloud参考苹果以及微信的生态模式,通过服务与业务模式,使开发者通过平台来赚取收益,所以为平台开发者谋取利益,实质是应用开发者生态的重要核心。
在今年初,APICloud推出一亿元+的生态分账计划。让围绕API经济和面向企业客户服务的生态参与者从中获利。
-产品覆盖整个生命周期-
B2B圈了解到,APICloud的产品历经四个阶段变化, 在最初的一两年里,APICloud打造了API与APP结合的移动云平台产品,
一方面提升了APP的开发速度,另一方面也使得APP需求方更好的使用第三方服务的云能力,比如用到第三方的支付、登录等技术。
当APICloud推出移动云平台后,发现整个市场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融合的趋势。
APICloud用一年时间,基于已经开发出的移动云平台,对外开放了一个积木化模块化的整合标准,并建造了API模块Store。
这样,可以让所有的行业生态伙伴都可以按照统一标准,把他们的服务技术封装成这个平台上的一个模块,在模块商店上面展示。让企业可以实现一站式使用国内主流第三方的云服务,例如直播、地图、统计分析等技术模块,从而完善移动应用功能,也让应用开发更加高效。
第三阶段,APICloud做了原生技术的整合,推出了SuperWebView引擎,目标是把既有技术植入到现有的应用里。
不管原有的应用是用什么技术开发的,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使用APICloud的引擎,更新功能,用这个融合的技术达到快速迭代快速更新的效果。
此外,在今年的AI时代的移动技术革新大会上,APICloud发布了纯翻译模式的UI引擎,技术兼容了微信小程序的技术标准,让APP与小程序不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开发者可以直接复用微信小程序的大部分代码,开发出功能更强大的APP,产生更好的客户体验同时减少企业开发成本。
谈到产品和业务的演进,刘鑫解释,
最初两个阶段的产品研发,还是从理解市场、适应角度出发,研发产品,这样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到了后期,我们发现用户的需求一直在改变,很难满足其全方位的服务,于是我们就开始采用API的形式聚合第三方应用。
在产品方面,APICloud生态平台能够满足企业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覆盖,从创建一个应用开始,上传代码,选择第三方云服务模块,在线生成安装包测试,上线运营后版本迭代的功能到大数据分析都可以完成。
同时,APICloud平台提供项目管理服务,这套在线项目可视化透明管理系统,让客户可以对移动开发全生命周期有一个清晰地掌控。
简单来说,当一项互联网化业务被发起时,团队间、工具间的协同则显得尤为重要,APICloud会将梳理好的需求放到项目管理规划中,这样协同作用将在团队内外进行扩散,大家可以自由去进行需求探讨与业务
_沟通_ ,而在协同应用中。
除了PC端,APICloud还研发了移动端APP,以及扩展的机器人模式,把所有数字化信息同步到平台中。从而做到数据共享,动态满足业务信息的需求。
而对于项目服务中的各个角色,APICloud为项目、产品、研发、前后端、IT运维等不同工作类目提供产品工具,诸如项目管理依据、团队协作、云运维工具、分析工具等,都对同一标准化、流程化的开发项目中进行支持,在项目数据链条一致、产品工具协同串联下,达到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PC端、移动端APP、微信群聊、微信小程序等上面都可以触及到项目的最新状态,最终通过项目协同与产品工具的配合,提升生态服务的更大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日益庞大的企业互联网化需求,APICloud以API重新定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通过灵活、开放、标准化、轻量级、定制方便、积木式扩展的优势,对全行业移动信息化进行深度赋能,使定制开发服务具有“开发效率高”、“技术门槛低”
、“开发投入低”的特性,并率先做出 “保上线”的承诺。
目前,APICloud平台已上线了在线教育、IoT、O2O、电商、直播、社交六大类解决方案,以帮助更多领域的企业快速实现移动业务落地。
其中,Intel、海尔、中兴、上汽集团、碧桂园、中信集团等各行业大型企业都在使用APICloud的产品服务。
此外,根据刘鑫介绍,APICloud预期2018年的营收为1-2亿元,已经实现盈利。